编者按
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激励中国科学院广大青年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立足本职岗位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积极为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贡献青春力量,依据《中国科学院青年五四奖章评选表彰办法》,经评审,中国科学院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授予刘文柱等9名同志第二届中国科学院青年五四奖章,授予理化技术研究所大型低温制冷机及提氦工程示范攻关团队等10个集体第二届中国科学院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在近日由共青团中国科学院委员会主办的“科技强国 奋斗青春”中国科学院青年先进典型宣讲活动中,5位获奖者代表和获奖集体代表结合自身科技创新实践,生动讲述了“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励志青春,树立了可感可学的青年榜样。
本次宣讲活动还发出了“抢占科技制高点青年岗位建功行动倡议”,号召中国科学院广大青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定信念、永跟党走,锤炼本领、接续奋斗,挺膺担当、岗位建功,诚信自律、向上向善,勇当科技创新排头兵和生力军,奋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抢占科技制高点 青春岗位建新功——致全院广大青年的倡议书
全院广大青年朋友们: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念兹在兹、殷殷厚望,勉励青年要“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中国科学院广大青年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我们共同倡议:
坚定信念,永跟党走。我们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潮流之中。
锤炼本领,接续奋斗。我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坚定创新自信,提高创新能力,紧握科技强国的“接力棒”,弘扬传承科学家精神,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青年先锋。
挺膺担当,岗位建功。我们要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不断强化“抢”的意识、“高”的标准,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知重负重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合作协同、潜心攻关,勇当科技创新排头兵和生力军,奋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诚信自律,向上向善。我们要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外化于行,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维护学术尊严,努力成为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
千帆竞发东风助,正是扬帆远航时。我们使命在心,重任在肩。我们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登上科学高峰,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共青团中国科学院委员会
2024年5月
青年代表宣读倡议书。
第二届中国科学院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名单
(共9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刘文柱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吴东东 昆明动物研究所
吴凯丰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宝成 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陈孝钿 国家天文台
罗 庆 微电子研究所
郑维喆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秦继兴 声学研究所
谭贤君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第二届中国科学院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名单
(共10个)
理化技术研究所大型低温制冷机及提氦工程示范攻关团队
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新体制合成孔径雷达技术青年创新团队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稻城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研制团队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仿生合成橡胶航空轮胎研发团队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激光衍射光栅攻关青年团队
南京土壤研究所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攻坚团队
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海珊瑚礁生态安全与生物适应研究集体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造山作用与成矿研究团队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高场磁体技术创新先锋团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与生命”研究团队
逐梦深海 勇毅登攀 奏响“海洋强国建设”新乐章
秦继兴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秦继兴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充满了中国人的豪情和诗意,但从科技发展的角度看,前者难,后者同样不易,尽是艰辛和挑战。
我从事的行业,便是在汪洋大海中探索未知。海洋信息技术是认知、保护和利用海洋的基础,而声波是唯一能在海洋中远距离传播的信息载体,在海洋安全、海洋开发等方面不可或缺。
海洋声学的实际应用,国外从1912年泰坦尼克号撞击冰山之后就陆续出现了,而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才刚刚起步。经过众多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用了近40年时间,从追赶到超越,实现了浅海声学基础研究的国际领先。
在十几年的科研生涯中,我从不敢懈怠,担任国家专项任务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工程副总设计师,与团队共同完成了多项国家任务。在基础研究方面,建立了复杂海洋波导声传播理论体系,发现了深海大洋特有的水声信道结构特征,改变了对声波传播路径的传统物理认知。在前沿技术方面,声学探测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攻克深海远程水声通信难题,为“水下长城”建设提供了必要手段。在装备应用方面,研发出系列化海洋声学装备,形成体系化能力,满足重大战略需求。
在历次海上试验中,科研人员互相帮助、团结协作,争相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留下了无数珍贵的记忆。这里面,有浓厚的爱国情怀、为科技进步艰苦奋斗的坚定信念;有奉献自我、砥砺前行,为国家海洋声学发展的不遗余力;有老科学家重要的“传帮带”作用、年轻同志的活力与坚韧。
我33岁起担任大型远洋科考首席科学家,当时几乎是国内最年轻的,带领团队远赴印度洋。而现在我们已经培养出多位30岁左右、能够独立完成科考任务的青年同志。
无数次,当看到五星红旗和党旗在深蓝中高高飘扬时,我总会想起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内心感到无比荣耀。
致力攻坚克难 钻研一个“点”
吴凯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
我踩着上世纪80年代的尾巴,出生于江西省高安市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跟很多那个年代的孩子一样,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科学家。但在那时,这个梦想如此模糊、如此遥不可及。机缘巧合,我通过高考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此与科学、与中国科学院结缘,顺理成章地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
2017年,我有幸入选国家人才计划。当时我在国外做博士后研究刚刚一年半,但我果断提前终止了合同,回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决定在自己的国家开展科学事业。
我的研究背景是胶体量子点,202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就授予了在该领域做出开创性工作的学者。胶体量子点是在溶液中生长的半导体纳米晶体,尺寸只有几到几十纳米。量子点所具备的独特性质使它特别适合作为吸光材料用于能源转化,还可用于量子态的相干操控以及单光子发射等量子科技领域。
我们实验室基于飞秒激光技术,发展了各类先进的时间分辨谱学方法,用于观测与操控微观动力学,深入系统地开展了量子点的超快光化学与光物理研究。目前已初步实现了自旋量子态在室温下的相干操控,突破了传统自旋操控一般需要在液氦温度的限制,对量子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深知,胶体量子点的量子研究挑战重重、难度巨大,也许终其一生,也无法实现它的真正应用。但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梦想从来都不是遥不可及的。无数先行者的榜样,激励着我们在基础研究领域“只问敢勇,无问西东”。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氛围一向强调“顶天立地”,除了挑战基础研究领域的无人区以外,特别鼓励开展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的研究。我们近期做的一个应用方向就是量子点液体激光,该研究打破了20年来量子点激光通常在薄膜中研究的范式,为进一步实现量子点高能激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些年的科研经历告诉我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鸿沟;只要坚持开展扎实的基础研究,解决底层逻辑问题,或许有一天,我们坚持研究的东西就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希望我和我的团队能够一直稳步发展,始终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
科研、科普两翼齐飞 抢占领域必争之地
吴东东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吴东东
2006年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读研究生,并于2011年获得了博士学位。我没有出国留学,在云南学习工作了18年,是个地地道道的“土鳖”。
目前,我是灵长类进化遗传与发育课题组的负责人,同时担任遗传进化与动物模型重点实验室主任、昆明动物博物馆馆长。我和我的团队主要从事灵长类进化遗传与发育的研究工作。
在生命科学领域,灵长类动物非常重要——它们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类群;作为人类的近亲,它们是研究和认识人类自身起源和进化的关键,也是中国脑计划实施的重要实验动物;作为生物与医药研究重要的实验动物,部分灵长类动物是联系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不可替代的桥梁。
但是灵长类研究存在诸多难点和痛点,如数据匮乏、认识不足等。所以在2018年,我作为共同发起人,联合国内外很多科学家发起了国际灵长类基因组计划。
2023年6月,《科学》杂志一次性发布了8篇研究论文,灵长类基因组计划第一期的研究成果正式问世。其中我主导的论文有两篇。我们的工作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荣幸入选了2023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可以预见,未来新药研发、生物安全、脑科学等领域对灵长类动物的研究需求还会继续增长,灵长类动物研究将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必争之地。我们团队将继续立足于昆明动物研究所丰富的灵长类资源和平台优势,为中国灵长类研究作出贡献。
除科研工作外,我作为昆明动物博物馆馆长,还积极推动科学普及。我们团队策划了很多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展览,打造了针对中小学生的“博物课堂”科普课程,走进校园播撒更多科学的种子。昆明动物博物馆团队也由此获得了 “中国科学院‘十三五’科普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对我而言,获得第二届中国科学院青年五四奖章是鼓励,更是鞭策。我将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不断强化“国家队”“国家人”的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勇攀科技高峰,努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用“千眼天珠”守望太阳
稻城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研制团队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稻城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研制团队
从“全球海拔最高”的四川稻城亚丁机场驱车一路向南,绕过重峦叠嶂,穿过稻城县城,便能看到令人震撼的场景:在方圆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313部直径6米的抛物面天线围成巨大的圆圈,一同朝向圆环中心的百米定标塔。
这便是被称为“千眼天珠”的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它坐落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亚丁空间天气科学观测研究站,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标志性设备之一,是科学家观测太阳活动的又一项大国重器。
那313部抛物面天线,仿佛313朵向日葵,帮助人类及时捕捉太阳活动的信息,从而让我们做好预警工作,尽量减少太阳活动造成的危险。
目前基于圆环阵数据的首次预报研究,我们成功预测了相应行星际激波传播到STEREO-A卫星轨道的时间,预报误差小至0.66小时,这显示了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在空间天气监测与预报方面的巨大应用潜力。相关成果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发表。相信随着观测数据的积累,圆环阵一定可以取得更多振奋人心的科学研究成果,为保障国家空间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如今的稻城迎来了几十位勇士。大家克服天寒地冻、高原反应的重重困难,长期坚守在圆环阵的建设基地,没有一个人脱队。
圆环阵技术挑战大、建设质量高,成功入选2023年央视十大科技新闻等多个榜单。这些荣誉也代表更大的责任,促使我们为保障国家空间安全发挥重要作用,作出更大贡献。我们青年科技人员要勇挑大梁、敢于创新,争当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新星。
迎难而上、勇攀高峰 奋力打造科技创新“强磁场”
高场磁体技术创新先锋团队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高场磁体技术创新先锋团队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高场磁体技术创新先锋团队是大科学装置“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的建设者,致力于为我国科学家提供领先的强磁场极端条件。
2022年8月12日,是团队最难忘的一天。经过近6年攻关,“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实现了重大突破,混合磁体产生了世界最高稳态磁场45.22T,这是一项中国创造的全新世界纪录。原世界纪录是由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创造的45T。
强磁场在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多个基础学科领域都有重要应用。世界科技强国美国、法国、荷兰、日本等,一直都非常重视强磁场实验室的建设。
然而,十几年前,我国的强磁场领域,尤其是20T以上的,几乎是一片空白。需要开展相关研究的我国科学家,常常不得不去国外强磁场实验室申请机时,不仅获批比例不高,等待周期也非常漫长,错失了许多科学发现的良机。
经过十多年积淀,我国强磁场研究开始进入世界前列。2016年底,团队迎难而上,开始向稳态强磁场的最高峰发起冲锋。
攀登科技高峰的道路绝非坦途。近6年时间里,团队共经历3次大的失败,小的挫败数不胜数。在大家信心受挫的关键时刻,强磁场科学中心党委发挥了关键作用,开展了多场宣扬科学家精神的活动,积极联系青年科研骨干谈心谈话,鼓舞团队士气。那时,大家常为了某一项技术创新工作到半夜。
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实验发生在2022年7月15日下午。当天的联调实验现场挤满了人,上电过程全场鸦雀无声,只能听到提升电流的指令声和敲击键盘声,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上不断上升的磁场数值,直到屏幕上最终出现了“混合磁体总场强:45.2T”的字样。现场的欢呼声与掌声一时间此起彼伏,这个情景让在场的每一位团队成员热血沸腾、终生难忘。
磁场条件的突破,最令基础学科科学家兴奋。国内各大高校的用户纷纷感叹:“终于可以在‘家门口’用上顶级实验平台了”“再也不用坐长途飞机、倒时差了”。
强磁场极端条件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路,我们唯有持续奋进,攀登和挑战强磁场的更高峰。高场磁体技术创新先锋团队将继续吹响科技自立自强的青年“冲锋号”。
图片来源:共青团中国科学院委员会、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24-05-22 第3版 专题)
报道链接:https://wap.sciencenet.cn/mobile.php?type=daily&op=detail&id=379650&mobil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