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学所介绍
1964年,为落实国家声学规划,满足国家迫切需要,形成全国声学学科研究中心,经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元帅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声学所是从事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所,围绕我国在海洋、安全、能源、生命健康和信息网络等领域的战略急需,形成包括水声物理与水声探测技术、环境声学与噪声控制技术、超声学与声学微机电技术、通信声学和语言语音信息处理技术、声学与数字系统集成技术、高性能网络与网络新媒体技术等特色研究方向,目前声学所设有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2个博士后流动站,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博士人才,加入国家的声学所,做人民的科学家!
声学所主页: http://www.ioa.cas.cn
二、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介绍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制度是中国科学院为扩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后备队伍,扩大青年科技人才储备,进一步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科技创新活力,以高质量科教融合自主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后备军的新模式新机制。
三、招聘需求
序号 |
实验室 |
合作导师 |
研究方向 |
拟招收人数 |
专业要求 |
招聘要求 |
联系方式 |
1 |
声场声信息实验室 |
吴立新 |
声学方向 |
1 |
水声物理、水声信号与信息处理、水声工程、海洋声学、地球物理、应用数学等专业 |
熟练掌握水声传播、混响、噪声、时空相关特性、水声反演等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了解海洋声学、水声物理的国际学术研究前沿。 |
李老师,010-82547991,liying@mail.ioa.ac.cn |
2 |
王海斌/郭良浩 |
信号与信息处理方向 |
2 |
电子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自动控制等专业 |
熟练掌握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随机过程、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等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了解水声信号处理、水声信息系统的国际学术研究前沿。 |
李老师,010-82547991,liying@mail.ioa.ac.cn | |
3 |
水下环境信息感知实验室 |
马力 |
水声物理 |
1 |
声学 |
水声物理及水声工程方向,主要进行深海声场时空特性及相关应用研究 |
010-82547969 |
4 |
胡涛 |
水声物理 |
1 |
声学 |
水声物理及水声工程方向,主要进行深海声场时空特性及相关应用研究 |
010-82547969 | |
5 |
郭新毅 |
水声物理 |
1 |
声学 |
水声物理及水声工程方向,主要进行深海声场时空特性及相关应用研究 |
010-82547969 | |
6 |
贾宁 |
水声信号处理 |
1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水声信号处理方向,主要进行水下目标定位或水声通信等相关技术研究。 |
010-82547969 | |
7 |
水下信息技术实验室 |
黄海宁 |
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
5 |
信息与通信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
水声通信、水声探测、水声成像、极地声学方向,科研成果不限于博士毕业成果要求,学术能力强 |
|
8 |
李宇 |
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
3 |
信息与通信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
水声通信、水声探测、极地声学方向,科研成果不限于博士毕业成果要求,学术能力强 |
||
9 |
田杰 |
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
信息与通信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
水声通信、水声成像等方向,科研成果不限于博士毕业成果要求,学术能力强 |
||
10 |
迟骋 |
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
2 |
信息与通信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
水声通信、水声探测、水声成像等方向,科研成果不限于博士毕业成果要求,学术能力强 |
||
11 |
张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
信息与通信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
水声通信、水声成像等方向,科研成果不限于博士毕业成果要求,学术能力强 |
||
12 |
陈新华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
信息与通信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
水声探测与识别方向,科研成果不限于博士毕业成果要求,学术能力强 |
||
13 |
王朋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
信息与通信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
水声通信、水声成像等方向,科研成果不限于博士毕业成果要求,学术能力强 |
||
14 |
海洋声学技术实验室 |
武岩波 |
高速水声通信 |
1 |
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等专业 |
研究方向:水声通信信道建模,编码与均衡算法。科研成果:SCI论文2篇。 |
|
15 |
朱敏 |
水声智能探测技术研究 |
2 |
信号与信息处理及相关专业 |
高分辨率声成像、水声信号与信息处理、海洋声学、水声工程等专业,掌握水声传播、混响、噪声、时空相关特性、阵列信号处理等主要知识点,了解海洋声学探测的国际学术研究前沿。科研成果:至少1篇EI和1篇中文核心。 |
||
16 |
杨娟 |
水声小目标智能处理方向 |
1 |
水声工程、信号与信号处理、通信工程等专业 |
应届博士毕业生,保证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
||
17 |
柴勇 |
声学换能器方向 |
1 |
声学、水声工程、机械、物理等相关专业 |
掌握声学换能器、声学理论、声学材料等专业知识,熟悉换能器设计理论与制造工艺;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科研精神。 |
||
18 |
莫喜平 |
声学换能器方向 |
1 |
声学、水声工程、机械、物理等相关专业 |
掌握声学换能器、声学理论、声学材料等专业知识,熟悉换能器设计理论与制造工艺;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科研精神。 |
||
19 |
李俊宝 |
声学换能器方向 |
2 |
声学、水声工程、机械、物理、力学等相关专业 |
具备声学、物理、力学、机械等相关专业基础,掌握声学与振动理论、换能器、声学材料等专业相关知识,了解声学、水声工程、振动的国际学术研究前沿。 |
||
20 |
水下航行器实验室 |
侯朝焕 |
水声信号处理 |
1 |
模式识别相关专业 |
1.模式识别相关方向,可配合完成系统的方案设计、机器学习处理理算法的设计和实现.; |
李老师,lixuan@mail.ioa.ac.cn |
21 |
郝程鹏 |
机器学习 |
2 |
信号与信息处理相关专业 |
1.水下目标探测、识别或水声通信定位相关方向,可配合完成声学系统的方案设计、信号处理算法的设计和实现.; |
李老师,lixuan@mail.ioa.ac.cn | |
22 |
马晓川 |
水声信号处理 |
2 |
信号与信息处理相关专业 |
1.水下目标探测、识别或水声通信定位相关方向,可配合完成声学系统的方案设计、信号处理算法的设计和实现.; |
李老师,lixuan@mail.ioa.ac.cn | |
23 |
刘明刚 |
水下航行器 |
2 |
信号与信息处理相关专业 |
1.水下目标探测、识别或水声通信定位相关方向,可配合完成声学系统的方案设计、信号处理算法的设计和实现.; |
李老师,lixuan@mail.ioa.ac.cn | |
24 |
李璇 |
智能水声信号处理 |
1 |
信号与信息处理相关专业 |
1.水下目标探测、识别或水声通信定位相关方向,可配合完成声学系统的方案设计、信号处理算法的设计和实现.; |
李老师,lixuan@mail.ioa.ac.cn | |
25 |
超声学实验室 |
陈浩/何晓 |
复杂介质声成像/图像人工智能处理方向 |
2 |
计算机、信号与信息处理和地球物理等 |
在固体地球物理或超声检测信息处理、反演与成像有较深入的研究;了解复杂介质声传播及图像智能处理国际学术前沿 |
guanjun@mail.ioa.ac.cn |
26 |
陈德华/张秀梅 |
声学换能器及高性能材料/检测与测量仪器系统研发方向 |
2 |
声学、材料、物理、电子信息、自动化、地质资源与工程和地球物理等 |
掌握声学换能器、材料制备或声学检测电子电路设计与信号处理等,了解超声学、声学探测、测井的国际学术研究前沿。 |
guanjun@mail.ioa.ac.cn | |
27 |
王文 |
声表面波 |
1 |
声学及信号与信息处理相关专业 |
声学及相关科研方向,在领域内知名期刊发表2篇以上科技论文,具备较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独立从事科研能力 |
13522003890 | |
28 |
吴先梅 |
超声传感与成像 |
1 |
声学专业 |
博士期间从事超声传感、光纤声传感、超声检测等相关科研工作,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发表过声学领域高水平研究论文。 |
wuxm@mail.ioa.ac.cn | |
29 |
陈浩(安志武) |
超声成像 |
1 |
生物医学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声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期间从事超声成像算法相关工作,在本领域发表的高水平论文不少于2篇。应具备扎实的超声成像理论基础,精通编程语言和工具,掌握信号处理与图像处理技术。 |
anzhiwu@mail.ioa.ac.cn | |
30 |
林伟军/李玉冰 |
医学超声 |
1 |
声学、信息与信号处理、生物医学工程、固体地球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
1.掌握医学超声、计算成像、声学检测和处理等主要知识点,了解医学超声成像的国际学术研究前沿; |
liyubing@mail.ioa.ac.cn | |
31 |
噪声与音频声学实验室 |
常道庆 |
声场智能控制,噪声控制 |
1 |
具有气动声学,流体力学等相关专业 |
33岁以下,具备声学与信号处理相关方向独立科研能力,发表过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有相关具体项目科研工作经验。 |
焦风雷,82547526,jiaofl@mail.ioa.ac.cn |
32 |
李晓东 |
声场智能控制 |
1 |
具有声学,信号处理等相关专业 | |||
33 |
刘拓 |
声学材料 |
1 |
具有物理声学等相关专业 | |||
34 |
贾晗 |
物理声学 |
1 |
具有物理声学学等相关专业 | |||
35 |
隋富生 |
噪声控制 |
1 |
具有物理声学等相关专业 | |||
36 |
滕鹏晓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1 |
具有声学,信号处理等相关专业 | |||
37 |
杨军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2 |
具有声学,信号处理等相关专业 | |||
38 |
郑成诗 |
通信声学信号处理及应用 |
1 |
具有声学信号处理等相关专业 | |||
39 |
程晓斌 |
音频信号处理 |
2 |
具有声学,信号处理等相关专业 | |||
40 |
吴鸣 |
音频信号处理 |
1 |
具有声学,信号处理等相关专业 | |||
41 |
杨飞然 |
通信声学信号处理及应用 |
1 |
具有信号处理等相关专业 | |||
42 |
白国锋 |
噪声控制 |
1 |
具有物理声学等相关专业 | |||
43 |
智能网络信息处理技术实验室 |
水声通信与网络 |
1 |
水声物理、水声信号与信息处理、海洋声学、应用数学专业 |
掌握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电子线路、计算机网络等主要知识点,了解海洋声学、水声通信等国际学术研究前沿 |
朱小勇18610568368 | |
44 |
先进承载网络 |
4 |
电子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自动控制 |
熟练掌握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电子线路、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了解信息中心网络、软件定义网络、协议无关转发、数据面可编程、算网融合的国际学术研究前沿。 |
朱小勇18610568368 | ||
45 |
语音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
颜永红 |
语音信号处理方向、语音识别方向、声纹/语种识别方向、语音合成方向、音频鉴伪方向、丰富音频检测方向、自然语言理解方向、声学人工智能方向 |
1 |
声学、信号处理、电子、计算机、自动化、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 |
1、获得声学、信号处理、电子、计算机、自动化、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3年以内,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2、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包括且不限于:C/C++、Python,Java等。 |
|
46 |
张鹏远 |
语音信号处理方向、语音识别方向、声纹/语种识别方向、语音合成方向、音频鉴伪方向、丰富音频检测方向、自然语言理解方向、声学人工智能方向 |
1 |
声学、信号处理、电子、计算机、自动化、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 |
1、获得声学、信号处理、电子、计算机、自动化、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3年以内,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2、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包括且不限于:C/C++、Python,Java等。 | ||
47 |
李军锋 |
语音信号处理方向、语音识别方向、声纹/语种识别方向、语音合成方向、音频鉴伪方向、丰富音频检测方向、自然语言理解方向、声学人工智能方向 |
1 |
声学、信号处理、电子、计算机、自动化、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 |
1、获得声学、信号处理、电子、计算机、自动化、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3年以内,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2、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包括且不限于:C/C++、Python,Java等。 | ||
48 |
徐 及 |
语音信号处理方向、语音识别方向、声纹/语种识别方向、语音合成方向、音频鉴伪方向、丰富音频检测方向、自然语言理解方向、声学人工智能方向 |
1 |
声学、信号处理、电子、计算机、自动化、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 |
1、获得声学、信号处理、电子、计算机、自动化、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3年以内,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2、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包括且不限于:C/C++、Python,Java等。 | ||
49 |
无人信息系统研究中心 |
张波/孙红灵 |
声学方向 |
3 |
声学、水声工程、海洋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信息、信息与通信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自动控制、水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 |
基于无人平台的声学信号处理、探测与隐身一体化及相关技术研发方向优先;获得博士学位;发表SCI或EI论文1篇以上;具体独立承担科研任务的能力;了解海洋声学、水声物理的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可参加包括湖/海试在内的各种试验。 |
zhangbo@mail.ioa.ac.cn |
50 |
武岩波/蔡昊鹏 |
信号与信息处理方向 |
4 |
水下机器人/水下潜航器、自动控制、控制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 |
水声通信组网、水声通探一体化、水下无人集群控制、无人集群仿真等研究方向优先;发表SCI或EI论文2篇以上;具体独立承担科研任务的能力;了解水声通信、水下无人集群协同控制的国际学术研究前沿;能够参加包括湖/海试在内的各种外场试验。 |
wuyanbo@mail.ioa.ac.cn | |
51 |
固定式系统中心 |
李风华 |
信号处理 |
4 |
水声工程、声学、机械电子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通信、控制等相关专业 |
博士毕业,具备水声、信号处理、通信、人工智能、传感器等方向相关研究基础 |
010-82547936 |
52 |
彭朝晖 |
水声物理 |
3 |
水声工程、声学、机械电子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通信等相关专业 |
博士毕业,具备水声、信号处理、通信、人工智能等方向相关研究基础 |
010-82542102 | |
53 |
南海研究站 |
甘维明 |
水声学 |
2人 |
水声物理、水声信号与信息处理、水声工程、海洋声学等专业 |
水声物理、水声信号与信息处理、水声工程、海洋声学等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了解海洋声学、水声物理的国际学术研究前沿;要求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能够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具有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的科研精神,能够积极主动开展研究工作,学术作风端正、严谨;申请人如果承担过重要研究项目,或在项目研究中发挥比较重要作用,或其研究成果有一定影响力,则予以优先考虑。 |
0898-68542312 |
54 |
甘维明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2人 |
电子、通信、计算机、信号与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等专业 |
具有信息技术领域博士学位,专业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电子、通信等;一般要求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能够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具有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的科研精神,能够积极主动开展研究工作,学术作风端正、严谨;申请人如果承担过重要研究项目,或在项目研究中发挥比较重要作用,或其研究成果有一定影响力,则予以优先考虑。 |
0898-68542312 | |
55 |
甘维明 |
水声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
2名 |
计算机、信息工程、电子类、水声物理、水声工程 |
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并能够独立开展研究,博士期间主持或参加过国家级重大项目,以第一作者在EI/SCI发表论文1篇以上,参加过全国性学术会议 |
||
56 |
东海研究站 |
水声工程、信号处理、水声导航定位等 |
2 |
声学、信息与信号处理、电子信息、水声学、水声工程、数学、水声物理、水声信号与信息处理、海洋声学、通信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电子工程、自动化及通信工程、电子技术等相关专业 |
1、具有优秀的创新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过与需求研究方向相关的高水平学术论文,科技创新潜质突出; |
||
57 |
AI人工智能,AI在导航、定位中的研究及应用 |
1 |
计算机科学、水声工程等 |
1、本、硕、博,均为985院校或者中国科学院大学或者国外同等层次院校毕业; |
|||
58 |
北海研究站 |
水下噪声 |
1 |
水声物理、水声工程、声学信号处理、数学、物理等相关专业 |
1.数理基础扎实;2.具有较高的英语读写听说水平,能熟练运用1-2种计算机语言编程;3.可独立申请和承担科研项目,有志从事水声科研工作;4.开展海洋环境噪声和水下目标辐射噪声理论、实验和应用研究。 |
牟老师053266071905 | |
59 |
目标特性 |
1 |
声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等相关专业 |
1.开展水下目标声特性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2.协助申请科研项目,根据任务安排完成项目相关报告撰写;3.参加包括水池、湖/海试在内的各种目标声特性及水声物理试验;4.其他科研任务 |
牟老师053266071905 | ||
60 |
水声信号处理 |
1 |
声学、水声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等相关专业 |
1.水声信号处理相关理论分析、算法研究及实现方法;2.参加海上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3.按照要求完成项目论证、总结等文档的撰写;4.和其它研发人员合作,保证项目的按期完成。 |
牟老师053266071905 |
注:2024年招聘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随时接受申请并组织评审,择优录用;合作导师根据实验室情况、导师情况以及个人意愿最后确定
四、基本条件
1.年龄在35岁及以下;
2.获得博士学位,且获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身体健康;
3.能够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
4.具有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的科研精神,能够积极主动开展研究工作,学术作风端正、严谨;
5.申请人如果承担过重要研究项目,或在项目研究中发挥比较重要作用,或其研究成果有一定影响力,则予以优先考虑。
五、在站待遇
薪酬待遇:提供有竞争力的科研经费和薪酬待遇,享受六险一金。
科研项目:
1.符合条件者可申报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院所两级两年内共同资助经费80(院匹配60+所匹配20)万;可同时申请中国科学院人才引进计划,享受海外引进人才同等待遇;
2.大力支持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包括面上资助、特别资助、交流计划、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A、B、C档)等项目,入选国资计划,将获80-100万元的经费支持;入选其他项目,研究所按比例给予经费匹配支持。
住房保障:提供博士后公寓或者住房补贴。
未来发展:出站博士后可以优先留所工作,并为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发展空间:
1.纳入事业编制管理,解决个人、配偶和子女北京户口,协助解决子女入学问题;
2.特别优秀者可直接聘至副高级岗位。
六、应聘方式
请通过邮箱发送简历及代表性成果证明材料,邮件标题注明:应聘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姓名-博士研究方向-拟应聘实验室-拟合作导师
联系人:张老师 丁老师
电 话:010-82547883,82547884
邮 箱: zhangli@mail.ioa.ac.cn;dingziming@mail.ioa.ac.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100190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人力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