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声场声信息党总支第二党支部所在实验室研究方向覆盖水声学、超声学、空气声学,持续引领学科创新发展方向。近年来,实验室紧密围绕国家海洋安全和海洋利益拓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大和重点科研任务。相关任务国家需求紧,科研难度大,海上试验周期长。针对这些特点,党支部积极探索新的组织形式,凝心聚力,努力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引领、服务和支持科技创新的旗帜和堡垒,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强大动力,为科研“国家队”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二、做法成效
(一)成立“前线”党组织,一个组织一路标
声学研究所承担的科研任务流动性强,科研人员来自全国各地,为了同一个科学目标,在海上一待就是几个月。党支部根据科研环境和试验任务,及时在科研一线设立临时党组织,利用湖海试间歇及休整时间,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重温入党誓词等丰富多样的党建活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领会“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在艰苦的外场科考试验中,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热情,增强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必胜信念。
疫情期间,2020年春季声学考察航次临时党小组通过大量调研和细致的工作,认真做好关心关爱工作,为隔离在广州的40余名科考队员及时购买防护用品和图书,悉心照顾生病队员,结合实地条件开展文体活动,充实了科考队员业余生活,安抚了情绪、振奋了士气,为科考队安全度过隔离期并顺利完成科考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党支部还注重因地制宜、创新组织形式,针对2023年秋季南海及西太声学考察航次中存在多船多单位配合、实验组织难度大的现实情况,在所党委的指导下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科研团队的凝聚力,保证了海上科学考察任务的顺利完成。
声学研究所2023年秋季南海及西太海洋声学考察航次临时党支部中“立体观测网”攻坚突击队党员及发展对象合影
海洋科考情况特殊,常常面临恶劣天气甚至危险海况,而且海试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繁杂的工作给科研人员带来了巨大压力。针对这些问题,党支部充分发挥临时党小组的作用,提出“海试难点在哪里,党旗就插在哪里,突击队员就奋战在哪里”。2021年8月,实验室赴南海开展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关键设备海试。此次海试责任重大,且试验海域台风频发、窗口期短。为鼓舞士气、坚定队员决心,临时党小组扛旗出征,面对新型核心设备首次接入海底系统这一重大挑战,突击队员们不断细化操作流程,连续奋战36小时,一次性成功完成两套传输设备接续作业,比计划提前了12小时,一举突破了深海传感器组网等关键技术。在党旗的引领和突击队旗的鼓舞之下,党支部成员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抢占科技制高点这一核心任务,努力将一个个“难点”转化成新的“制高点”。近年来,党支部围绕“深海立体观测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发”开展持续攻关,完成了大规模立体观测网络总体优化设计,研制了从主干网络到平台、仪器的系列设备,开展了多次大规模关键样机设施的海试验证,有效支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党旗引领,奋勇攻关
声学研究所“立体观测网”攻坚突击队连夜奋战
(三)标杆榜样聚人心,一名党员一面旗
党支部注重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积极组织参观学习活动,充分发挥身边人身边事的示范引领作用。86岁高龄的老党员张仁和院士带领支部党员共同学习《百位科学家入党志愿书》,重温声学研究所首任所长、中国水声事业奠基人汪德昭院士的入党初心,坚定科技报国之志。“哪里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去,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张仁和院士喊出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成为党支部不变的口号,鼓舞了三代科研骨干。在科学家精神的引领和鼓舞之下,支部党员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先锋模范。近年来,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攻关中,王海斌同志带领“海洋立体观测网”攻坚突击队,着力强化思想建设,激励队员战斗激情。突击队立下“奋力拼搏、爱我深蓝”的共同誓言,集智攻关、连续奋战,高质量实现首期系统稳定运行。党总支的核心技术骨干,水声装备总师郭良浩同志带领团队成员,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平台任务,通过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实现装备性能的重大突破,团队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先锋团队”称号。在科学家精神的鼓舞和先锋模范的引领之下,广大职工群众锐意创新、精益求精,积极投身到海洋强国事业发展的科研征程中,齐心合力、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支部党员参观科学家精神展览馆并聆听院士经典语录
三、经验启示
(一)及时成立临时党组织,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凝铸“红色之魂”。党支部因地、因时制宜,在科研一线及时成立临时基层党组织,实现外场试验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结合科技创新工作实际,开展多维度多层面学习,凝聚共识、提振精神,强化使命驱动和责任担当。
(二)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锻造“红色堡垒”。面对任务繁重的国家重大项目科研工作,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激励士气、引领方向,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为推动我国水声学研究和研究成果向战略高技术转化、抢占水下信息技术领域的科技制高点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树立标杆,凝心聚力,激活“红色力量”。党支部党员中既有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也有默默奉献的技术骨干,还有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实验室老、中、青科研人员之间“传、帮、带”,传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形成一体化人才培育梯队。党员们立足本职、大胆创新,以实际行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了全室职工和学生凝心聚力、协同作战,创造了一项又一项新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