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A系统
  • 图书馆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首页
  • 所况简介
    所况简介
    1964年,为落实国家声学规划,满足国家迫切需要,形成全国声学学科研究中心,经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元帅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声学所),将原中科院电子所的水声、超声、建筑声3个实验室,1958年成立的南海研究站、1960年成立的东海研究站、1961年成立的北海研究站整体纳入声学所。声学所是从事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的综...
    了解更多+
    现任领导
    李风华
    所长
    库卫群
    党委书记、副所长
    李明庚
    副所长(正局级)
    杨 军
    副所长
    杨 波
    副所长
    王 雷
    纪委书记
  • 机构设置
    领导机构
    所务会 党委会
    咨询机构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职能部门
    综合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 人力资源部 科技发展部 重大任务部 财务管理部 资产条件保障部 质量管理部 保密办公室 监督审计(纪委)办公室 造船办公室

    研究站
    南海研究站 东海研究站 北海研究站
    挂靠机构
    中国声学学会 全国声学标准化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声学计量站(CMA)
    研究单元
    声场声信息实验室
    水下环境信息感知实验室
    水下信息技术实验室
    海洋声学技术实验室
    水下航行器实验室
    超声学实验室
    噪声与音频声学实验室
    智能网络与信息处理技术实验室
    语音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无人信息系统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研究领域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声学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六大研究领域:水声物理与水声探测技术、环境声学与噪声控制技术、超声学与声学微机电技术、通信声学和语言语音信息处理技术、声学与数字系统集成技术、高性能网络与网络新媒体技术。 【详情】
    成果概况
    获奖
    论文
    专利
    专著
    科研进展
    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基于声阻抗效应的声表面波气体传感新方法
    2025-02-14
    声学所极地声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01-23
    研究人员在蜂窝结构中发现反常声传播特征并展示其在脱粘缺陷检测中的潜力
    2025-01-16
    声学所论文被评选为“2024年度中国高影响力数据论文”
    2024-12-11
    声学所王文团队论文获得Nature子刊2024年度热点论文奖
    2024-10-21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语音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团队在EUSIPCO 2024 LAP Challenge中夺冠
    2024-09-12
    研究人员提出面向网络加速的FPGA动态部分可重构方法
    2024-09-03
    研究人员提出逐符号运动补偿的256QAM水声通信方案
    2024-08-16
    研究人员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地层横波速度层析成像新方法
    2024-07-23
    研究人员利用零群速度特征提出一种复合蜂窝结构脱粘缺陷检测新方法
    2024-07-02
    研究人员提出适用于MIMO系统的目标检测与位置估计方法
    2024-06-03
  • 人才队伍
    院士专家
    汪德昭
    马大猷
    应崇福
    张仁和
    侯朝焕
    李启虎
    汪承灏
    人才招聘
    更多+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2025年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招聘启事
    2025-04-0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2025年招聘启事
    2025-04-0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资产条件保障部岗位招聘启事
    2025-03-18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诚邀优秀青年人才申报2025年度海外优青项目
    2025-03-0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监督审计(纪委)办公室管理岗位招聘启事
    2025-03-03
    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特别研究助理及博士后管理
  • 研究生教育
  • 党建与文化
    活动报道
    更多+
    共赏园林雅韵 乐享银龄时光——声学所组织开展退休职工2025年春游活动
    2025-05-16
    水下航行器党总支开展“严明岗位工作纪律”主题党日
    2025-05-16
    声场声信息党总支开展“严明岗位工作纪律”主题党日活动
    2025-05-09
    声学所党委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
    2025-05-07
    海洋声学技术党总支召开扩大会议
    2025-04-30
  • 交流合作
    学术交流
    更多+
    声学所举行2025年第5期学术交流会
    2025-04-15
    声学所举行2025年第4期学术交流会
    2025-04-15
    声学所举行2025年第3期学术交流会
    2025-04-02
    桐乡市科技局领导与清华大学国重实验室专家学者一行到访北海研究站
    2025-03-04
    白鱀豚新秀论坛暨水下航行器实验室学术交流会顺利举办
    2025-02-25
    科技合作
    更多+
    科技导报社调研声学所
    2025-03-10
    青岛市人大代表慈国庆参加市人大代表座谈会
    2024-03-27
    青岛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张建军调研北海研究站
    2023-12-04
    超快速高灵敏声表面波氢气传感器入选中国科协科研仪器优秀案例
    2023-03-28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调研声学研究所相关工作
    2023-03-23
    国际会议
    更多+
  • 科学传播
    工作动态
    更多+
    我们的耳朵——中国科学院青促会北京分会 “爱科学小课堂”第 23期科普活动在声学所举行
    2024-09-10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走进北海站开展科学实践活动
    2024-07-15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5T专刊在京发布 国内首次系统性地在学术期刊上介绍和展示世界首创的超高场5T磁共振技术
    2024-06-28
    声学所作品获评2023年度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
    2024-04-01
    声学所参加“嗨,科学!”中国科学院第六届科学节北京主场活动
    2023-10-31
    科技期刊
    科普文章
    更多+
    科普文章丨耳机里的声音为什么会有方向感?
    科普文章丨嘿,siri!嘈杂的酒吧里,AI为什么听不懂指令?
    科普文章丨神奇的主动降噪技术
    科普视频
    更多+
    科普视频丨杨波:揭秘“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
    科普视频丨声音的奥秘
    科普视频丨真空无法传声科普实验
    科普视频丨借声波一臂之力探神秘海底世界
  •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申请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页
  • 所况简介
    • 机构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主要领导
      • 历任所长
      • 历任党委书记
    • 院所风貌
  • 机构设置
    • 党的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咨询机构
      • 研究平台
        • 研究单元
        • 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 职能部门
      • 研究站
      • 挂靠机构
  • 科研成果
    • 研究领域
    • 科研进展
    • 科研产出
      • 获奖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 人才队伍
    • 院士专家
    • 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 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 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特别研究助理及博士后管理
      • 博士后公告
      • 博士后规章
    • 人才招聘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国际会议
    • 科技合作
      • 合作动态
      • 专利转让信息
      • 合作项目
  • 研究生教育
  • 党建与文化
    • 党群园地
    • 组织文化
    • 形象标识
    • 活动报道
    • 文化副刊
      • 诗歌
      • 书画
      • 摄影
      • 散文
  • 科学传播
    • 时间轴
    • 工作动态
    • 科普作品
      • 科普文章
      • 科普视频
      • 其他
    • 科技期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申请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重要新闻
  • 党建动态
  • 综合新闻
  • 媒体报道
  • 学术报告
  • 通知公告
  • 最美科学家
  • 专题
  • 专题
    • 深入贯彻八项
    • 2025年全国两会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 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 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 2024年全国两会
    • 平语近人(第3季)
    • 中国科学院2024年度工作会议
    • 科技创新再出发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 学习两会精神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中国科学院2022年度工作会
    • 2021年终科技盘点
    • 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十条”
    • 十九届六中全会
    • 党史学习教育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率先行动
    • 两学一做
    • 防灾减灾
    • 十八届四中全会
    • 喜迎十八大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快捷通道
    • OA系统
    • 继续教育网
    • ARP
    • 违法违纪举报
    • 信访渠道
    • 图书馆
    • 正版软件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新闻媒体
    • 政府机构和组织
    • 国内院校
    • 国内科研机构
    • 国际科研机构
  • 网站纠错
科普作品
科普文章
科普视频
其他
科普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学传播 科普作品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丨西瓜甜不甜,听声音你就知道了

发布时间:2020-09-09 作者:中科院水声环境特性重点实验室 焦学巧
【  小 中 大  】

  

  图/《回忆中的玛尼》电影

  你记忆中的夏天是什么样子的?

  窗外蝉鸣阵阵,午后约三五好友在河边捉鱼,院子里晾满了妈妈洗过的衣服,淡淡的皂荚粉味充斥鼻尖,晚饭后切开早已在水中浸泡半天的西瓜,丝丝凉意沁人心脾,记忆中的夏天,似乎从来没有特别炎热。

  无论怎样,每个人的童年都少不了西瓜的身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公布的2018年数据显示,中国的西瓜产量为6302.46万吨,而出口量仅为4.29万吨,出口量连生产量的1%都达不到。国家统计局专门就西瓜算了一笔账:如果按一个西瓜10斤计算,中国人每年要吃掉160亿个西瓜,也就是说,占世界人口20%的我们,吃掉了世界约70%的西瓜!

  此等解暑利器,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吗?

  并不是,西瓜的栽培历史十分悠久,在古埃及,五六千年前已开始种植西瓜。与埃及相比,我国西瓜栽培的历史要晚得多,文字记载始于五代时期的后汉高祖永福12年(公元947年),合阳县令胡峤曾记载由回纥引入西瓜,因来自西域,所以称之为“西瓜”。

  从南宋开始,就涌现出了一大批“吃瓜群众”,他们纷纷吟诗咏赞西瓜:

  “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南宋范成大

  “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元代方回

  “拔出金佩刀,斫破碧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下咽顿消烟火气,人齿便有冰雪声。”——南宋文天祥

  “采得青门绿玉房,巧将猩血沁中央,结成唏日三危露,泻出流霞九酝浆。”——明朝瞿佑

  清初词人陈维崧有一首《洞仙歌·西瓜》,更称得上是古代咏西瓜诗词中的精品:“嫩瓤凉瓠,正红冰凝结。绀唾霞膏斗芳洁。傍银床,牵动百尺寒泉。缥色映,恍助玉壶寒彻。” 读后令人馋涎欲滴。就连文学界的著名“吃货”汪曾祺都为西瓜折服:“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图/Pixabay

  说这么多,有一个问题是这些诗人也逃不过的,那就是——

  如何选出一颗质地上乘、口感绵密、味美多汁的好瓜呢?

  有的人第一反应就是,让老板切个小口,我尝一下不就好了吗?这样操作没毛病,前提是瓜多且好卖外加老板人足够好。

  

  图/Pixabay

  大部分人采用祖先们传下来的技巧:用手指敲一敲西瓜,声音清脆的是不熟瓜,声音沉闷的是熟瓜。

  那么每次敲瓜前,你有没有思考过,这里头的挑瓜原理是什么呢?

  要想成为合格的吃瓜群众,首先得明白什么是成熟度。

  口感绵密,咀嚼起来有细沙粒感,水分充足而又不失甜味,这些是大多数人关注的西瓜口感,着重点体现在甜度方面,即含糖量,普遍认为可溶性糖高的西瓜成熟度高。

  为什么敲击西瓜会产生不同的声音呢?

  切开西瓜,我们可以发现里面有很多孔隙,西瓜中可溶性固形物占5.8~11.4%,湿基含水率为87.6~93.5%,西瓜的不同密度对应固形物含量不同。通过计算,假设西瓜内部为水溶液和气体的混合物,那么半径15cm、密度0.931g/cm的西瓜内对应气泡半径为6.16cm,证明西瓜中孔隙内为气体。

  所以,气泡是西瓜中的主要振动元。当我们敲击西瓜时,声音来自西瓜内部的气泡共振。成熟度不同的西瓜,内部的气泡数量及分布也有所不同,气泡振动时对周围气泡还会产生影响,呈现在我们耳中的就是或清脆或沉闷的声音。

  那么,声音和西瓜成熟度之间有何联系呢?

  我们先来测评市面上一款名为“听西瓜”的APP。将手机靠在西瓜上,敲击西瓜,分析手机收集的声音信号,它的判断依据有两种:

  ①分析频域信号,通过频率来确定西瓜成熟度;

  ②观察时域信号,生西瓜的波形不规则衰减快,熟西瓜的波形上下对称,衰减慢。

  

  图/“听西瓜”APP

  

  图/作者

  这款APP的判断思路是正确的,通过分析时域或频域信号,根据频率或波形辨别成熟度。但是判断依据太过简单粗暴,对波形的规则性、西瓜的成熟度、具体判断原理定义不够清晰,误测的概率比较大。

  是时候展示真正的技术了!

  已知成熟度高的西瓜可溶性糖含量高,根据西瓜密度和质量可以推测西瓜内可溶性固形物和气体的体积,建立成熟度和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而敲击西瓜产生的声音反应了共振频率,共振频率和气泡的数量及分布存在联系。

  也就是说,通过气泡这个中间媒介,可以建立成熟度和共振频率的关系!

  成熟度 ← 气泡 → 共振频率

  根据观察,西瓜中的气泡与水溶液混为一体,类似于海水中的气泡,通过气泡半径可以计算共振频率,建立气泡半径和共振频率之间的关系,从而将西瓜成熟度与共振频率联系。

  为了得到确切联系,我们对西瓜内部振动模态进行仿真,将西瓜内部的气泡等效成大气泡进行多次分割,使分割后的气泡在西瓜的对称轴上等间距分布,并计算每次分割后的共振频率,随着气泡的分割次数增加,共振频率趋向稳定,最后得到气泡半径和共振频率之间的关系。

  

  图/作者

  根据食品检测技术,成熟西瓜的频率范围为133 Hz ~160Hz,低于133Hz的为过熟瓜,高于160Hz为不熟瓜。

  我们对16个西瓜进行验证,采用糖度计测量西瓜汁的含糖量,并对基频进行修正,除去个别不可用数据,发现:糖度低的瓜基频高,而糖度高的瓜基频低。

  由此,我们证实共振频率和成熟度之间可以通过西瓜内部的气泡建立联系。根据挑瓜常识,声音清脆的西瓜对应高频范围,而这样的西瓜成熟度低、不甜;声音沉闷的西瓜对应低频范围,成熟度高、较甜。

  下次买瓜时,如果遇到质疑敲瓜不靠谱而非要切开小口亲验的朋友,记得把这篇文章转发给Ta!

  参考文献:

  [1]Koro Kato. Electrical Density Sorting and Estimation of Soluble Solids Content of Watermelon[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Research,1997,67(2).

  [2]赵杰文,孙永海.现代食品检测技术[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北京,2008:76-79.

  [3]王鸣,侯沛.西瓜的起源、历史、分类及育种成就[J].当代蔬菜,2006(03):18-19.

  [4]刘伯胜,雷家煜.水声学原理[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哈尔滨,2010:210.

  [5]中新网.趣谈中国人吃瓜的历史[EB/OL].https://www.chinanews.com/sh/2019/07-23/8903764.shtml


附件下载:

上一篇:

科普文章丨蝙蝠“武功”里的小秘密

下一篇:

科普文章丨怎样计算浅海海面风浪对声传播的影响?

新闻媒体
  • 新闻媒体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中国科技网
  • 科学网
政府机构和组织
  • 政府机构和组织
  • 中国政府网
  • 科技部
  • 财政部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国家发展改革委
  • 中国科协
国内院校
  • 国内院校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南京大学
国内科研机构
  • 国内科研机构
  • 中船重工
  • 地科院
  • 医科院
  • 铁科院
国际科研机构
  • 国际科研机构
  • 美国声学学会
  • Scripps海洋研究所
  • 哥本哈根大学
  • 勒芒大学
旧版回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1996 - 2021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备案序号:京ICP备16057196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01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邮编:100190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