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们在狼牙山下合影留念
10月28日,我所近百名在职和离退休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在党委委员孙长瑜同志的带领下,专程到河北易县狼牙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曾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所在地。1941年9月25日,马宝玉、胡福才、胡德林、葛振林和宋学义等五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部队机关和当地群众转移,将日伪军引上狼牙山棋盘坨下的牛壶峰,在三面绝壁、弹尽粮绝、无路可退的情况下,毅然砸烂枪枝纵身跳下悬崖,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

对许多人来说,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故事在小学时代就已经耳熟能详,如今狼牙山也已成为全国百处红色景区之一。从北京到狼牙山有近四个小时的车程,到上午11时大家才到了狼牙山的脚下。尽管有长途跋涉的劳累,但能够有机会踏上这片红色土地,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激动。
褪去了战争的硝烟,笼罩在晚秋之中的狼牙山显得格外的美丽。远山含黛,近树染红,使人不禁感叹祖国美好的河山。而远远望去,在群峰之巅,背衬着绚丽的七彩阳光,矗立着一座高高的白塔,这就是1986年新建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塔尖高耸入云,仿佛巍然挺立的五勇士的身躯,高大而伟岸,熠熠生辉。

匆匆吃过午饭,稍事休息,大家便开始向狼牙山顶进发。在乘坐了一段缆车之后,大家沿着当年勇士们走过的足迹,徒步而行,拾级而上。道路经过拓宽和平整,不复有当年的崎岖,但由于山势陡峭,没走多久,许多人已是气喘吁吁。特别是退休支部的老同志,虽然精神抖擞,仍是岁月不饶人,有的是腿脚不便,有的患有高血压等疾病,走几步便需停下来休息一下,才能继续前行。然而,大家心里只有一个信念,登上山顶,到狼牙山五壮士的纪念塔前,到当年勇士们纵身一跃、舍生取义的地方,去缅怀英雄,凭吊英灵,去亲身感受英雄们的浩然正气!

经过大约半个多小时的路程,党员们终于登上了狼牙山的牛壶峰,零距离地站在“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下。纪念塔下部基座雕刻着五勇士的头像浮雕,栩栩如生;塔上方是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刚劲有力。站在纪念塔前,大家纷纷拍照,期待着把这与英雄们零距离接触的难忘时光凝成永恒。
在纪念塔内,还有数级钢梯直通塔顶,DSP支部的几个年轻党员竞相登攀,上到了塔顶的凉亭,放眼望去,千峰竞秀,浮云缭绕,红叶丛丛,狼牙山雄姿尽收眼底。一阵山风拂来,恍惚间似听到当年的枪炮声和呐喊声,听到勇士们跳崖时的高喊:“共产党万岁!乡亲们,永别了!————”

时候不早,该是回程的时候了。党员们一步一回头,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依依与狼牙山作别,与五勇士们作别。这次狼牙山之行,虽然短暂而忙碌,但在党员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了一番深刻的触动。巍巍狼牙山,滔滔易水河。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当初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如今,在党员们的心中,狼牙山五勇士也已经成为了一座永远的丰碑。他们所表现出的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将会永远激励大家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安宁幸福而努力拚搏、乃至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一切。
在回来的路上,水声四支部的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激动地拿出了一张5、60年代的老唱片、吕绍恩作曲的琵琶独奏曲《狼牙山五壮士》说,好久好久,他都想带着这盘琵琶独奏曲到狼牙山看一看,如今,他的愿望实现了,在五勇士纪念塔前,他拿着琵琶独奏曲《狼牙山五壮士》,与五勇士的浮雕像合了一张影,他说,这张合影,将永远留在他的记忆中,而狼牙山五勇士的精神,也将永远留在历史的记忆中。
超声二支部党员在五勇士陈列馆前合影
退休支部党员在狼牙山下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