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声学所)开展了主题为“科学之‘声’ 启迪未来”的第二十届公众科学日暨建所60周年系列活动,主要包括所史馆参观、科技成果展示、科普报告、科学实验、趣味知识问答、绘画互动、集章打卡等活动。2000余人走进声学所中关村园区,体验奇妙的声学世界。
作为本届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主场举办单位之一,声学所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借助哔哩哔哩平台进行直播,面向公众开放,让更多的人了解声学所,感受声学世界的奥妙和独特魅力。
声学所的所史馆首次对公众开放。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作为馆内讲解员,为参观者介绍了声学所的创建历史和研究方向。作为声学所科学家精神传承和科普工作的创新尝试,声二代孩子们也作为“小小讲解员”登场,声情并茂地向观众讲述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故事,介绍声学创新科技成果,获得了观众的一致赞誉。
5场科普报告让观众尽享声学科普大餐。科学大咖和青年学者结合社会关注的科学热点、生活中的声学问题,围绕爱迪生留声机、海豚的窃窃私语、海螺中的神秘声音等,解密《神秘的水下声世界》《用声音降温——热声效应》《记录声音——揭秘爱迪生留声机》《声音魔法师》《水下顺风耳》;其中,孙炳文研究员主讲的《记录声音——揭秘爱迪生留声机》同步在“中国科普博览”“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哔哩哔哩账号直播,超过130万网友在线观看,网友评价“演示动静结合”,是“很直观的科普讲解”。
体验和互动活动拉近了观众与声学科技的距离。青年科技工作者给现场观众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低噪声毛发阻尼阵、指向性扬声器、超声导盲仪、有源消声器、水下电话机等,通过实验演示讲解其中的科学原理,揭开这些神秘声学仪器的面纱;超声清洗、超声雾化、超声乳化、声悬浮以及“捂耳朵的大熊猫”“声纹玫瑰”、龙洗盆等小实验,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到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G网络技术展厅和讲座让观众享受到前沿科技的魅力;在半消声实验室、混响室,参观者们现场体验了声学实验室的神奇之处。
参观所史馆
科普报告现场
互动区
特色实验室开放:半消声实验室
特色实验室开放:混响室
5G网络技术展厅
今年,声学所首次采用一所四地协同联动的方式举办活动,所属南海研究站(以下简称南海站)、东海研究站(以下简称东海站)、北海研究站(以下简称北海站)分别在海口、上海、青岛与所本部同期开展主题科普活动,其中南海站、北海站均为首次面向公众开展大型科普活动。
在南海站,大家参观南海站展览室了解建站历程,听取了《初识声音》科普报告,现场体验了龙洗盆、无皮鼓、留声机、消失的声音等声学小实验,大家积极互动,踊跃参与其中。
南海站活动现场
在东海站,《声学与海洋》科普报告带领大家走进奇妙的海洋声学世界,投弃式温深测量系统、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海底冷泉探测系统等多项声学科技创新成果与大家零距离见面,克拉尼图形、环境声分类、声源定位、声控智能小车等10余项趣味声学互动实验,让“声音”看得见、摸得着、有趣味。特色实验室全消声水池的开放,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声学试验的环境要求与方法设计,切身感受海洋声学的独特魅力。
东海站活动现场
在北海站,《走进声音的世界》科普报告带领孩子们思考藏在声学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水声学实验室和空气声学实验室开放参观,孩子们被其内部构造深深吸引;共振鼓、超声清洗、声悬浮、驻波演示等近10项趣味声学实验,让孩子们置身于奇妙的声学世界之中流连忘返。
北海站活动现场
在本届活动中,声学所各研究单元、各职能部门精心策划、认真准备、密切配合,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引领参观者们共同完成一场声学奇妙之旅。让公众既能面对面地与科学零距离互动,又能畅游声学知识的海洋,尤其让孩子们感受声学世界的魅力,在内心埋下科学的种子。
自2005年中国科学院举办第一届“公众科学日”以来,声学所已连续20年同步开展主题活动,累计开展近千场次的科普活动,参与人数逐年增加,公众认知度不断提升。20年来,围绕“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声学所科研人员、科普志愿者向社会公众宣传了创新成果、弘扬了科学家精神,营造了良好的科学氛围。作为建所6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之一,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不断强化文化建设、讲好声学所故事,为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提供高质量文化支撑。
所本部活动志愿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