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推荐下列项目申报201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特进行公示。公示期: 2015 年 4 月 7 日至 2015 年 4 月 14 日,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您向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科技处 反映。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金赛敏 010-82547921
附:公示内容
项目名称:声表面波痕量气体传感机理及系统性能优化研究
候选单位(含排序):1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候选人(含排序):01王文 02何世堂 03潘勇 04黄启斌05刘建生
06 刘明华07刘久玲08 李顺洲09梁勇
项目简介(不超800字): 用声表面波技术来实现痕量气体现场检测与报警以其快速响应、高灵敏度、手持式及网络化特点成为目前的一个热点课题,在国防、公用安全与公共突发事件处置、环境监测、工业分析及安全生产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大学术价值。但由于多模态聚合物粘弹效应的传感机理认知不够清晰及系统优化手段滞后导致系统整体性能尚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本成果围绕上述问题开展了基于成膜多样化的多模态敏感聚合物的声表面波痕量气体传感机理及系统性能优化研究,为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声表面波痕量气体现场检测与报警装备解决基础理论问题。主要研究成果为:1. 发展了科学认知基于成膜多样性的多模态聚合物粘弹效应的声表面波痕量气体传感机理的理论分析方法,建立了敏感膜/活性表面金膜/压电基底的界面微扰模型; 2.首次建立了基于乐甫波声波导的敏感聚合物/活性表面金膜/波导层/电极/压电基底的界面微扰模型,清晰给出了乐甫声波导传感机理的物理内涵,提出了声波导结构温度自补偿理论与设计方法,形成了乐甫声波导痕量气体传感机理与优化的完备理论体系。3.精确推导了石英晶体表面铬/金与铝/金电极反射系数数学表达式,发展了传感功能结构中振荡器频率稳定性根本性改善的新方法。4. 首次提出了一种无线无源的声表面波痕量气体检测新机理与实现方法,丰富和扩展了有毒有害痕量气体检测与报警手段。上述成果为声表面波痕量气体传感技术实用化提供了坚实的物理基础和正确的技术方法,基于该成果的“声表面波毒剂传感器阵列系统”已初步应用于公共安全毒剂检测与报警之中,性能指标要求可完全满足实际应用要求,彰显出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成果SCI 收录论文19 篇,EI 收录31 篇,SCI 总引125次,SCI他引98 次,他引总数共计370 次,在声学传感领域论文引用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授权专利4 项,专著一部。在多篇国际著名学者撰写的综述性论文中获得大篇幅引用,特别是在美国通用电气全球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Potyrailo博士2012年发表于Chem. Rev.的综述上引用达8处,因此,本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可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