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在声学所从事科研管理工作十余年的女性工作者,我常常思考如何在科技创新与家庭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近日研读《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其中的思想与我工作中的所见所闻产生了深刻共鸣。结合所里优秀共产党员们的真实事迹,我将分享我对“三个注重”的理解与实践感悟。
文中强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让我想起声学所优秀共产党员张博副研究员的故事。张博副研究员常年从事水声技术研究,经常需要出海实验。无数个三八妇女节,当其他女性在享受节日时光时,她都服从项目安排,在海上进行科考实验。记得去年妇女节那天,海上风浪很大,她强忍着晕船的不适,坚持完成了关键数据采集。她说:“海洋不会因为节日就停止波动,科研也不能因为节日就按下暂停键。作为新时代的党员、科技工作者,无论何时,都要迎难而上,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脚踏实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任云研究员的家风故事同样感人。今年妇女节,任云原计划陪孩子参加展览馆活动,却不得不参加一个重要项目评审会。作为声学基础研究技术专家,她已经连续多年在三八妇女节这天参加重要学术会议。懂事的孩子不仅没有抱怨,还在妈妈单位的图书馆,看书学习,不打扰妈妈工作。这种理解与支持,正是科研工作者最坚强的后盾。
在声学所有许多像任云、张博这样的女性科研工作者,既是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又是年轻的妈妈。面对双重角色,尽显管理智慧。家国情怀已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体现在具体选择中,她们首先选择奋斗在实验室,试验外场,推导公式,编写代码,调试仪器,工作之余在家庭生活中谱写着动人的家风乐章。科学探索与家庭幸福就像声波的两个振动方向——看似不同,实则同源。当我们在实验室调试精密的换能器时,也在生活中传递着爱的频率;当我们在学术会议上报告创新成果时,也在家庭中培育着未来的希望。
合上《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声学所这些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历历在目。他们用行动证明:良好的家风不是科研工作的负担,而是创新的源泉;家国情怀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信仰。在这个特别的三八妇女节,让我们向这些在节日里依然坚守岗位的女性科研工作者致敬!她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新时代的巾帼担当,什么是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