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一场突如其来的小雨,并没有打消大家的热情。一大早,我们集合在声学所门口,按计划向着本次班级秋游活动的目的地——八大处,进发。
一路欢声笑语,随着窗外景物的不断变换,很快就进入了市郊。这里的感觉要比城里明朗很多,可以看见平坦的土地和远方环绕在周围的山脉,不像城里,永远是高楼林立,视野被牢牢地 限制住了。远方的山,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开阔与雄浑。长城的脉络清晰可见,雄浑之余,又增几许苍凉,因为承载了太久远的历史。
八大处也属于古迹。她位于北京石景山区北部,西山著名风景区南麓,创建于隋唐至明清时期,素以奇观“三山八刹十二景”著称。
翠微、平坡、虎师三山比肩而立,公园内有八座古刹: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庵、大悲寺、龙泉庵、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错落镶嵌于重峦幽谷之中。八大处由此得名。八大处的十二胜景包括绝顶远眺、春山杏林、翠峰云断、卢师夕照、烟雨鹃声、雨后山洪、水谷流泉、高林晓日、五桥夜月、深秋红叶、虎峰叠翠、层峦晴雪。1957年成为北京文物保护单位。千百年来,上自帝王显宦,下至布衣庶众,无不为西山八大处的绮丽风光所吸引,避暑、参禅、游山,隐居者如织如潮,经时不绝。
我们此行, 首先自是游山玩水,同时也是为了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反观自心,寻找宁静。我们学工科的学生思考方式已经被逻辑化,所以尤其需要这方面的感受,以扩展我们的思维,健全我们的性格。
到达目的地,天公也很配合,雨停了。买票进门。先沿着一条小河走,河边的银杏像一簇金灿灿的火炬,飘荡的银杏叶,衬着波光粼粼的河水。金黄,是秋天的颜色;然而那河水,那阳光,让人觉得仿佛还停留在春天。顺着大道往上走,渐渐闻到了香火的气息。路标上写着“灵光寺”。灵光寺不是第二处吗?那第一处长安寺呢?难道……莫非……是我们进来时见到的那一堆石头?不像不像。不过算了,既然到了,就进去吧。拾阶而上,一座小庙出现在眼前,里面供奉着几尊佛,至于是什么佛,当然是讲不出来。几个同学竟煞有介事地烧起了香,美其名曰:到了寺院就要守这里的规矩。从小庙后面穿出,眼前为之一亮,真是别有洞天啊。这是一个很开阔的大院,和庙群,香火旺盛,刚才那个小庙只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入口罢了。我那群烧香的同学应该来里面烧才对啊。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矗立在东南隅的那座八角十三级密檐的塔,庄严肃穆。相传释迦牟尼留下了两颗佛牙舍利,其中一颗就供奉在这座塔里,另一颗在斯里兰卡。
从塔往后转,迎面一座房子上写着斋堂,也就是这里的食堂。从斋堂旁边的小路上去有一块巨大的影壁。上面刻着神态各异的和尚,一个一组,做着不同的事情,雕刻得逼真而精致。难道这就是《百僧图》?从影壁上去又是一个大院,和尚们的卧室就在这里。不过窗户的下半部分都是用纸糊起来了的,门又紧闭,所以什么也看不见。我们在这里休息了一会儿。因为从这里可以俯瞰到整个北京城。透过雨后的雾气,依稀可以看到有些地方高楼林立,朦胧的城市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在山路上行走总感觉已经身处世外,没想到回过头来才发现我们仅仅是跋涉在城市的边缘。
有同学“参习”起了刚才要来的“结缘书”。如果真的有缘,估计能看懂吧。其他人也开心地聊着天。大家坐了一会儿,发现爬山其实刚刚开始,不得不继续上路了。
我们从另一个门走出灵光寺。寺外是一排小娱乐项目,有投篮、敲老鼠头、射击、射门什么的。小贩们看到我们这么一大群人自是热情招呼。几轮玩下来,赢了几串佛珠和一些小饰品。童年的那种心情又回来了。这个时候,太阳出来了,有人说远处有好漂亮的彩虹,也没看到,继续爬山。
接着,我们先后经过了三山庵,大悲寺,龙泉庵和香界寺。最后,到了宝珠洞。宝珠洞并非寺名,但因先有宝珠洞而后才建寺庙,故七处便以宝珠洞传名了。宝珠洞离六处香界寺不足一公里,路虽不远,但两寺间位差高达120米,所以来宝珠洞探访其奥秘者须迂回曲折登临219级台阶方能到达。踏尽石阶,眼前一片开阔地,给人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一座彩绘牌坊矗立面前,外额题“欢喜地”,内额是:“坚固林”都是乾隆皇帝御笔。路旁还有巨岩,上刻乾隆御题诗一首。诗句为:极顶保来洞穴源,仙风吹送入琅音。个中疑有天龙护,时作人间六月霖。是处真称回出凡,天花馥馥落云岩。恰似观象读周易,六位成章索得咸。天半轩斋一倚楹,初冬风物值晴明。即今一晌拈处,何似去年望里情。
登顶之后,已是晌午,才陆续发现肚子开始咕咕叫了。我们在山顶的平台上席地而坐,围成一圈,享受起了事先准备好的食物。俯看山底,才发现不知不觉已经爬了好高,颇有一种成就感。几个男生也许是太饿了,狼吞虎咽的把自己的吃完之后又开始抢别人的吃,又是一阵欢笑。在这个时候,一边吃着午餐,一边观望着远处袅袅的香火,想起了那句诗: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看完第七处,我们又朝着八处证果寺进发。想去证果寺得先下山,然后沿着另一个方向爬到半山腰。经过登七处的“洗礼”,好多人已经爬不动了,所以这边人自然就少了,颇有“禅房花木深,曲径通幽处”的味道。
从八处出来,修成了“正果”的我们就开始下山了。实在累了,坐上车,我们半睡半醒地在夕阳中踏上了归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