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A系统
  • 图书馆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首页
  • 所况简介
    所况简介
    1964年,为落实国家声学规划,满足国家迫切需要,形成全国声学学科研究中心,经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元帅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声学所),将原中科院电子所的水声、超声、建筑声3个实验室,1958年成立的南海研究站、1960年成立的东海研究站、1961年成立的北海研究站整体纳入声学所。声学所是从事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的综...
    了解更多+
    现任领导
    李风华
    所长
    库卫群
    党委书记、副所长
    李明庚
    副所长(正局级)
    杨 军
    副所长
    杨 波
    副所长
    王 雷
    纪委书记
  • 机构设置
    领导机构
    所务会 党委会
    咨询机构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职能部门
    综合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 人力资源部 科技发展部 重大任务部 财务管理部 资产条件保障部 质量管理部 保密办公室 监督审计(纪委)办公室 造船办公室

    研究站
    南海研究站 东海研究站 北海研究站
    挂靠机构
    中国声学学会 全国声学标准化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声学计量站(CMA)
    研究单元
    声场声信息实验室
    水下环境信息感知实验室
    水下信息技术实验室
    海洋声学技术实验室
    水下航行器实验室
    超声学实验室
    噪声与音频声学实验室
    智能网络与信息处理技术实验室
    语音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无人信息系统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研究领域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声学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六大研究领域:水声物理与水声探测技术、环境声学与噪声控制技术、超声学与声学微机电技术、通信声学和语言语音信息处理技术、声学与数字系统集成技术、高性能网络与网络新媒体技术。 【详情】
    成果概况
    获奖
    论文
    专利
    专著
    科研进展
    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基于声阻抗效应的声表面波气体传感新方法
    2025-02-14
    声学所极地声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01-23
    研究人员在蜂窝结构中发现反常声传播特征并展示其在脱粘缺陷检测中的潜力
    2025-01-16
    声学所论文被评选为“2024年度中国高影响力数据论文”
    2024-12-11
    声学所王文团队论文获得Nature子刊2024年度热点论文奖
    2024-10-21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语音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团队在EUSIPCO 2024 LAP Challenge中夺冠
    2024-09-12
    研究人员提出面向网络加速的FPGA动态部分可重构方法
    2024-09-03
    研究人员提出逐符号运动补偿的256QAM水声通信方案
    2024-08-16
    研究人员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地层横波速度层析成像新方法
    2024-07-23
    研究人员利用零群速度特征提出一种复合蜂窝结构脱粘缺陷检测新方法
    2024-07-02
    研究人员提出适用于MIMO系统的目标检测与位置估计方法
    2024-06-03
  • 人才队伍
    院士专家
    汪德昭
    马大猷
    应崇福
    张仁和
    侯朝焕
    李启虎
    汪承灏
    人才招聘
    更多+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2025年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招聘启事
    2025-04-0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2025年招聘启事
    2025-04-0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资产条件保障部岗位招聘启事
    2025-03-18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诚邀优秀青年人才申报2025年度海外优青项目
    2025-03-0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监督审计(纪委)办公室管理岗位招聘启事
    2025-03-03
    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特别研究助理及博士后管理
  • 研究生教育
  • 党建与文化
    活动报道
    更多+
    共赏园林雅韵 乐享银龄时光——声学所组织开展退休职工2025年春游活动
    2025-05-16
    水下航行器党总支开展“严明岗位工作纪律”主题党日
    2025-05-16
    声场声信息党总支开展“严明岗位工作纪律”主题党日活动
    2025-05-09
    声学所党委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
    2025-05-07
    海洋声学技术党总支召开扩大会议
    2025-04-30
  • 交流合作
    学术交流
    更多+
    声学所举行2025年第5期学术交流会
    2025-04-15
    声学所举行2025年第4期学术交流会
    2025-04-15
    声学所举行2025年第3期学术交流会
    2025-04-02
    桐乡市科技局领导与清华大学国重实验室专家学者一行到访北海研究站
    2025-03-04
    白鱀豚新秀论坛暨水下航行器实验室学术交流会顺利举办
    2025-02-25
    科技合作
    更多+
    科技导报社调研声学所
    2025-03-10
    青岛市人大代表慈国庆参加市人大代表座谈会
    2024-03-27
    青岛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张建军调研北海研究站
    2023-12-04
    超快速高灵敏声表面波氢气传感器入选中国科协科研仪器优秀案例
    2023-03-28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调研声学研究所相关工作
    2023-03-23
    国际会议
    更多+
  • 科学传播
    工作动态
    更多+
    我们的耳朵——中国科学院青促会北京分会 “爱科学小课堂”第 23期科普活动在声学所举行
    2024-09-10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走进北海站开展科学实践活动
    2024-07-15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5T专刊在京发布 国内首次系统性地在学术期刊上介绍和展示世界首创的超高场5T磁共振技术
    2024-06-28
    声学所作品获评2023年度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
    2024-04-01
    声学所参加“嗨,科学!”中国科学院第六届科学节北京主场活动
    2023-10-31
    科技期刊
    科普文章
    更多+
    科普文章丨耳机里的声音为什么会有方向感?
    科普文章丨嘿,siri!嘈杂的酒吧里,AI为什么听不懂指令?
    科普文章丨神奇的主动降噪技术
    科普视频
    更多+
    科普视频丨杨波:揭秘“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
    科普视频丨声音的奥秘
    科普视频丨真空无法传声科普实验
    科普视频丨借声波一臂之力探神秘海底世界
  •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申请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页
  • 所况简介
    • 机构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主要领导
      • 历任所长
      • 历任党委书记
    • 院所风貌
  • 机构设置
    • 党的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咨询机构
      • 研究平台
        • 研究单元
        • 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 职能部门
      • 研究站
      • 挂靠机构
  • 科研成果
    • 研究领域
    • 科研进展
    • 科研产出
      • 获奖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 人才队伍
    • 院士专家
    • 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 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 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特别研究助理及博士后管理
      • 博士后公告
      • 博士后规章
    • 人才招聘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国际会议
    • 科技合作
      • 合作动态
      • 专利转让信息
      • 合作项目
  • 研究生教育
  • 党建与文化
    • 党群园地
    • 组织文化
    • 形象标识
    • 活动报道
    • 文化副刊
      • 诗歌
      • 书画
      • 摄影
      • 散文
  • 科学传播
    • 时间轴
    • 工作动态
    • 科普作品
      • 科普文章
      • 科普视频
      • 其他
    • 科技期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申请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重要新闻
  • 党建动态
  • 综合新闻
  • 媒体报道
  • 学术报告
  • 通知公告
  • 最美科学家
  • 专题
  • 专题
    • 深入贯彻八项
    • 2025年全国两会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 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 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 2024年全国两会
    • 平语近人(第3季)
    • 中国科学院2024年度工作会议
    • 科技创新再出发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 学习两会精神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中国科学院2022年度工作会
    • 2021年终科技盘点
    • 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十条”
    • 十九届六中全会
    • 党史学习教育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率先行动
    • 两学一做
    • 防灾减灾
    • 十八届四中全会
    • 喜迎十八大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快捷通道
    • OA系统
    • 继续教育网
    • ARP
    • 违法违纪举报
    • 信访渠道
    • 图书馆
    • 正版软件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新闻媒体
    • 政府机构和组织
    • 国内院校
    • 国内科研机构
    • 国际科研机构
  • 网站纠错
媒体报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媒体报道

独家专访: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员侯自强

发布时间:2007-10-12 作者:转载自新浪科技
【  小 中 大  】


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员侯自强

  主持人:您讲到TD和WiMAX融合,能再具体说一说,为什么有这样的融合构想?

  侯自强:我刚才讲过TD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主持人:上下行同步、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等等。

  侯自强:这些东西都是解决在TDD模式下大规模组网,提高网络效率的一些技术。实际上无线电那部分,在TD-SCDMA也不是中国的专利,CDMA是高通做的。后面网络的CDPP也是一样。只有中间这一块是我们的特点,我们有这个特点,吸收了前边,就形成了今天的TD-SCDMA。

  今天这个世界都在变化,大家觉得CDMA不过瘾了,要换成WiMAX LTE呢,还是WiMAX CDMA。因此,TD就把TD的思想提给LTE,LTE也接受了,LTE原来有一个TDD模式、FDD模式,现在作为附件又加了一个中国的TDD模式,就可以跟TD-SCDMA反向兼容了,LTE我们就这么进去了。同样的思想,WiMAX为什么不可以把这套技术用在WiMAX上?因为反正前边那一块主要专利不在你手里,管它前面谁呢?谁有本事我要谁?我是要中间这一块,我的专利集中在这里。

  而且今天实际上我们花这么大力气提,应该讲一切了一系列的问题,在TDD的帧结构上,在上下行同步上。智能天线消除扇形边缘的干扰,提高网络容量,这方面都是特色,国际上都承认。WiMAX缺这个,我不能给它。存在一个融合的空间。

  主持人:整整一年之前,实际上在WiMAX峰会上,WiMAX当时也提出这个构想,是不是跟您大体的思想是一致的?

  侯自强:他们是提过一些,大家都是TDD,能不能合作,但是我一直没有见到很具体化的思想。最近谈得怎么样,我不太清楚。因为我研究TD-SCDMA向LTE演进的过程。因为WiMAX和LTE差别不是很大,技术上非常接近。所以,它能够采纳,WiMAX应该能,我是这么想,应该有这个空间。

  主持人:现在国外运营商上马WiMAX,用的是2.5G的频段,肯定会挤占TD未来国际生存空间,如果TD选择融合,我们能得到什么好处?

  侯自强:即便它用TD-SCDMA,你有多少好处?大部分专利还在人家手里,你也只是你那一块。不是一样的事吗?所以,你是WiMAX,是CDMA,我把这一块拿住就有位置了。

  主持人:我个人想象如果融合之后还是不是能够和WiMAX一起打拼?

  侯自强:如果你做这个确实有利,当然可以。WiMAX迄今为止就是韩国的WiBro在汉城附近有些部署,规模远远没有我们今天TD大。中国做的TD网,据我所知是TDD网在世界上最大的,SPRINT还没弄,它的网要做还会碰到各种问题,我们应该能够有好的成果。

  主持人:是不是在解决的时候还有很多共性问题,是TD和WiMAX是需要共同面对的,比如网络优化、部署方面。

  侯自强:实际上TD的好处是在网络优化上比较容易,因为干扰被降到最低。如此大规模使用智能天线,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别人没有这么大规模采用。包括工程上的经验,过去TD八根天线,光电缆就那么大捆,三个扇区24根电缆,房顶上全是它的电缆,非常困难。现在让中兴一改进,用光缆了,一下子一根细光缆上去就行了。这些方面都有很多成功经验。

  主持人:其实我畅想过,没您号召力大,您现在在这个很重要的会议上把这个概念提出来了。据你所知到目前为止有没有一些组织实际响应?

  侯自强:由于有利益,还有一个过程。

  在LTE或者是4G中,如果我们拿不到今天TD-SCDMA单独自成山头,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今天同样的事,在LTE里是否允许你另立山头?今天就把你列成帧结构力的一个附件,那位置就低了。所以,还要再争取成为TD-SOFDMA,才能保证今天的地位。

  主持人:WiMAX现在在中国其实有一些比较实质的进展,昨天谢局长提到,要把模拟电视的频段用WiMAX,您觉得这个提议怎么样?

  侯自强:我一直倡导这个事情,在美国这个问题已经是现实的,美国把700M到800M频率从 数字电视里划出来,就是专门做宽带无线接入,现在在拍卖,抢得很厉害,包括Google要自己做,都在做。但是在中国,这个频率还是广电的频率。所以,我换一个方法提这个问题,你的宽带是干什么?宽带不就是视频吗?没有视频能有宽带吗?就没有宽带了。视频、新媒体,本来就是广电的业务。

  主持人:说得更通俗一点,如果我们用低频做WiMAX,比2.5、3.5做有什么优势?

  侯自强:穿透好,那是黄金频率,可以少布很多点。但是今天这个频率你用不了,反一个说法,把WiMAX变成一个交互电视行不行?如果是交互电视就是广电的业务,用广播的频率就顺理成章。

  主持人:等于给广电出主意?

  侯自强:这是给国家出主意。未来前提是面向消费大众,最大的市场是新媒体、交互媒体。新媒体业务对网络的要求能够海量的广播、电波、交互、上传,才能够满足未来新媒体的需要,要有这么多功能。单纯的互联网和单纯的广播都不够力量,交互式的宽带网做交互式好,但是做海量的广播不是它的长处,海量的广播是广播网独有的。如果把这两个网结合起来,终端是双模的,用户想看广播的时候就走广播,用户不管走哪条网,只不过在选菜单。但是双模机顶盒两边走,两个网同时存在,这就是三网融合的最高境界。核心网络融合了、业务融合了、终端融合了,而接入网多样性保证了最佳性能的提供。

  杭州做到有线电视网和宽带的交互互联网在是一家在做,一个机顶盒两边走,走广播走这边,走交互走那边,这个做成之后自然想到另外一个问题,电缆有线这么走行,为什么不能无线空中也这么走呢?

  主持人:实际上这不是畅想了,我们在已经用黄金频段做广电的业务了。

  侯自强:在有线电视和宽带网上做,在有线领域证明这种模式是行之有效的。现在就要把这种模式复制到无线上。无线上就有地面的数字广播和WiMAX,如果把这两个结合起来,一个终端,想走哪边走哪边,能够达到最高性能。

  主持人:目前杭州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有没有开始付诸实施。

  侯自强:是试验网。但是他们的思想很明确,我在有线的网里实现了三网融合,为什么不能在地面、空中实现。

  主持人:我们已经验证了这个原理,但是还没有实施。哪儿投资的?

  侯自强:这家公司是广电的,原来小网通有股份。

  主持人:全称是什么?

  侯自强:这家公司。现在很多地方广电做广电的数字电视,电信做电信的IPTV,老打架。这个市因为当年小网通在那儿跟它合作,它既有有线电视,又搞了一个五类线全市的宽带接入网,两家变一家,就没有部门的偏见,别的地方没有做成,它成了。

  主持人:我听说广电非常想把WiMAX拿到手,有一定对抗电信的利器。

  侯自强:广电现在一门心思是在CMMB上。CMMB就是地面的广播。

  主持人:如果这种模式再进一步畅想一下,理想状态是什么?

  侯自强:如果能够做成就是一个终端,既可以广播,又可以做交互,又可以上网,又可以电波,又可以上传,什么都行。

  主持人:如果成功也可以慢慢在国家支持下推广。

  侯自强:现在都是大家在探索。

  主持人:WiMAX能不能像CABBLE给我们带宽呢?

  侯自强:当然可以了,广播频段多宽?有好几百兆。因为电视数字化以后,频谱效益提高了以后,频段也会空出来。广播的VHF、UHF频段是谁都眼馋的。WiMAX想要,3G也想要,4G也想要,每个人都考虑这个问题,这个频率做,成本会降低很多。

  主持人:有的WiMAX在宣传自己指标的时候,声称自己的设备已经达到了广播级的效果。

  侯自强:广播级没什么特别,不会说广播级,会说电信级。

  WiMAX因为因特尔推,优势是在笔记本里内制,终端就可以普及,另外现在美国政府拼命鼓吹。

  主持人:Vorizon下一步的演进方向选择了LTE。

  侯自强:它现在对CDMA也烦了。TD-SOFDM的性能比CDMA会好,但走的来说都不是非常悬殊。

  主持人:现在那边有没有计划布置一些无线的基站,真正开始做无线?

  侯自强:从试验开始做,还没正式宣布。

  主持人:16D是吧?

  侯自强:16D的改进。

  主持人:准备什么时候宣布?

  侯自强:现在已经开始准备。


附件下载:

上一篇:

中科院院士李启虎:信号处理研究一开始就应瞄准市场

下一篇:

“高科技”让打谷场上的银幕亮起来

新闻媒体
  • 新闻媒体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中国科技网
  • 科学网
政府机构和组织
  • 政府机构和组织
  • 中国政府网
  • 科技部
  • 财政部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国家发展改革委
  • 中国科协
国内院校
  • 国内院校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南京大学
国内科研机构
  • 国内科研机构
  • 中船重工
  • 地科院
  • 医科院
  • 铁科院
国际科研机构
  • 国际科研机构
  • 美国声学学会
  • Scripps海洋研究所
  • 哥本哈根大学
  • 勒芒大学
旧版回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1996 - 2021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备案序号:京ICP备16057196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01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邮编:100190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