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邮件系统
  • OA系统
  • ARP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首页
  • 所况简介
    所况简介
    1964年,为落实国家声学规划,满足国家迫切需要,形成全国声学学科研究中心,经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元帅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声学所),将原中科院电子所的水声、超声、建筑声3个实验室,1958年成立的南海研究站、1960年成立的东海研究站、1961年成立的北海研究站整体纳入声学所。声学所是从事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的综...
    了解更多+
    现任领导
    李风华
    所长
    库卫群
    党委书记、副所长
    李明庚
    副所长(正局级)
    杨 军
    副所长
    杨 波
    副所长
    王 雷
    纪委书记
  • 机构设置
    领导机构
    所务会 党委会
    咨询机构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职能部门
    综合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 人力资源部 科技发展部 重大任务部 财务管理部 资产条件保障部 质量管理部 保密办公室 监督审计(纪委)办公室 造船办公室

    研究站
    南海研究站 东海研究站 北海研究站
    挂靠机构
    中国声学学会 全国声学标准化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声学计量站(CMA)
    研究单元
    声场声信息实验室
    水下环境信息感知实验室
    水下信息技术实验室
    海洋声学技术实验室
    水下航行器实验室
    超声学实验室
    噪声与音频声学实验室
    智能网络与信息处理技术实验室
    语音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无人信息系统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研究领域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声学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六大研究领域:水声物理与水声探测技术、环境声学与噪声控制技术、超声学与声学微机电技术、通信声学和语言语音信息处理技术、声学与数字系统集成技术、高性能网络与网络新媒体技术。 【详情】
    成果概况
    获奖
    论文
    专利
    专著
    科研进展
    研究人员揭示来流湍流度对柱-翼干涉噪声影响的规律
    2025-07-22
    研究人员提出一种用于水下目标探测的无网格稀疏恢复距离-角度估计方法
    2025-06-20
    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基于声阻抗效应的声表面波气体传感新方法
    2025-02-14
    声学所极地声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01-23
    研究人员在蜂窝结构中发现反常声传播特征并展示其在脱粘缺陷检测中的潜力
    2025-01-16
    声学所论文被评选为“2024年度中国高影响力数据论文”
    2024-12-11
    声学所王文团队论文获得Nature子刊2024年度热点论文奖
    2024-10-21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语音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团队在EUSIPCO 2024 LAP Challenge中夺冠
    2024-09-12
    研究人员提出面向网络加速的FPGA动态部分可重构方法
    2024-09-03
    研究人员提出逐符号运动补偿的256QAM水声通信方案
    2024-08-16
    研究人员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地层横波速度层析成像新方法
    2024-07-23
  • 人才队伍
    院士专家
    汪德昭
    马大猷
    应崇福
    张仁和
    侯朝焕
    李启虎
    汪承灏
    人才招聘
    更多+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2025年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招聘启事
    2025-04-0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2025年招聘启事
    2025-04-0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资产条件保障部岗位招聘启事
    2025-03-18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诚邀优秀青年人才申报2025年度海外优青项目
    2025-03-0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监督审计(纪委)办公室管理岗位招聘启事
    2025-03-03
    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特别研究助理及博士后管理
  • 研究生教育
  • 党建与文化
    活动报道
    更多+
    海洋声学技术党总支第二党支部荣获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称号
    2025-07-22
    王海斌等9名党员被授予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好”党员称号
    2025-07-22
    声学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2025-07-22
    北海研究站党委组织开展“追寻历史足迹 涵养优良家风”主题党日活动
    2025-07-18
    声学所汪德昭、马大猷、应崇福院士事迹入选《百位著名科学家作风学风故事》
    2025-07-09
  • 科学传播
    工作动态
    更多+
    科学之"声" 启迪未来——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成功举办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活动
    2025-05-20
    我们的耳朵——中国科学院青促会北京分会 “爱科学小课堂”第 23期科普活动在声学所举行
    2024-09-10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走进北海站开展科学实践活动
    2024-07-15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5T专刊在京发布 国内首次系统性地在学术期刊上介绍和展示世界首创的超高场5T磁共振技术
    2024-06-28
    声学所作品获评2023年度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
    2024-04-01
    科技期刊
    科普文章
    更多+
    科普文章丨耳机里的声音为什么会有方向感?
    科普文章丨嘿,siri!嘈杂的酒吧里,AI为什么听不懂指令?
    科普文章丨神奇的主动降噪技术
    科普视频
    更多+
    科普视频丨杨波:揭秘“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
    科普视频丨声音的奥秘
    科普视频丨真空无法传声科普实验
    科普视频丨借声波一臂之力探神秘海底世界
  •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申请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页
  • 所况简介
    • 机构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主要领导
      • 历任所长
      • 历任党委书记
    • 院所风貌
  • 机构设置
    • 党的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咨询机构
      • 研究平台
        • 研究单元
        • 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 职能部门
      • 研究站
      • 挂靠机构
  • 科研成果
    • 研究领域
    • 科研进展
    • 科研产出
      • 获奖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 人才队伍
    • 院士专家
    • 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 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 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特别研究助理及博士后管理
      • 博士后公告
      • 博士后规章
    • 人才招聘
  • 研究生教育
  • 党建与文化
    • 党群园地
    • 组织文化
    • 形象标识
    • 活动报道
    • 文化副刊
      • 诗歌
      • 书画
      • 摄影
      • 散文
  • 科学传播
    • 时间轴
    • 工作动态
    • 科普作品
      • 科普文章
      • 科普视频
      • 其他
    • 科技期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申请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要闻
  • 党建动态
  • 综合新闻
  • 媒体报道
  • 学术交流
  • 通知公告
  • 最美科学家
  • 专题
  • 专题
    • 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 深入贯彻八项
    • 2025年全国两会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 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 2024年全国两会
    • 平语近人(第3季)
    • 中国科学院2024年度工作会议
    • 科技创新再出发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 学习两会精神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中国科学院2022年度工作会
    • 2021年终科技盘点
    • 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十条”
    • 十九届六中全会
    • 党史学习教育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率先行动
    • 两学一做
    • 防灾减灾
    • 十八届四中全会
    • 喜迎十八大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深切缅怀汪承灏院士
      • 讣告
      • 汪承灏院士治丧委员会
      • 生平传记
      • 追忆悼念
      • 科研成果
      • 科学家精神
      • 音容笑貌
  • 快捷通道
    • OA系统
    • 继续教育网
    • ARP
    • 违法违纪举报
    • 信访渠道
    • 图书馆
    • 正版软件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在线资源
  • 友情链接
    • 新闻媒体
    • 政府机构和组织
    • 国内院校
    • 国内科研机构
    • 国际科研机构
  • 网站纠错
  • 联系我们
科普作品
科普文章
科普视频
其他
科普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学传播 科普作品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丨“奋斗者”号胜利返航了!你知道声学系统对它有多重要?

发布时间:2020-11-29 作者:海洋声学技术中心 李栋
【  小 中 大  】

  2020年11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胜利返航。在11月10日8时12分,继“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之后,“奋斗者”号成功坐底世界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坐底深度10909米,这意味着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新突破,我们可以驾驶潜水器到达海底世界的任一角落。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在漆黑一片的海底,我们是如何回答几个灵魂拷问的:“我在哪儿?我要怎么走?”

  在陆地上开车,手机上随便一个地图导航都可以告诉我们怎么走,走第几行车道,所以我们一般不会迷路。哪怕方向感不好,真的迷路了,拍个照片,给亲人朋友发微信或打个电话,他们肯定会帮上忙。夜晚还可以打开车灯,照亮前方的路。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但是到了深海,伸手不见五指,电磁波受海水的吸收影响,衰减特别大。电话肯定是打不了,更别说地图导航和微信了。而光学辅助成了“近视眼”,一般是几十米开外就难以看清了。潜航员怎么才能找到正确的路线呢?

  

  (图片来源:乐美图)

  不要担心,我们还有声波!声波在水中传播时衰减远小于电磁波,成了潜水器的通讯导航利器。

  中科院声学所作为我国载人潜水器声学系统的总负责单位,从“蛟龙”号开始,就一直为载人潜水器研制必需的声学系统,为潜航员安全驾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载人潜水器上的声学系统。

  注意,下面开始划重点,潜航员“驾考”必考题之声学系统篇~

 声学系统有哪些?

  按功能来分,载人潜水器的声学系统主要包括水声通信机、测深侧扫声纳、前视成像声纳、定位声纳、多普勒测速声纳以及避碰声纳等。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声学系统总体布置图(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那么,他们各自有什么本领呢?让我们一起来下潜一次,领教一下就知道啦!

  入海下潜,水声通信初露头角

  驾驶载人潜水器(以下简称潜水器)向海底进发,这个过程不需要特别复杂的操作,这时声学系统中的水声通信机发挥主要作用,负责将潜水器的各项状态参数(如舱内温度、湿度、温度以及下潜深度等)回传至海面母船。

  

  (图片来源:央视频)

  水声通信机是潜水器与母船之间沟通的唯一桥梁。它支持4种通信模式,分别是相干水声通信(用于图像等数据高速实时传输)、非相干水声通信(用于数据和文字等传输)、扩频通信(用于恶劣条件下的指令传输)以及单边带调制技术(用于语音传输,实现水下打电话)。

  很明显,下潜阶段的主要工作模式是非相干水声通信。

  到达海底,“路况信息”声纳一扫全知道

  在陆地上开车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前方的实时路况。潜水器到达海底开始作业之前,也要通过各种声纳“侦察”一番。

  测深侧扫声纳通常安装在潜水器的两侧。测深声纳通过测量海底深度信息获取潜水器两侧海底的地形(高低起伏),而侧扫声纳通过感知海底反射声波来获取海底的地貌(比如判断主要成分是岩石还是淤泥、是否有矿)。最终,就可以获得潜水器两侧海底的微地形地貌,以及海底和水中的目标,探测距离达200~300米。

  

  “蛟龙”号在7000米海底获取的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前视成像声纳则安装在潜水器前部,负责探测前方的目标和海底地貌,最远探测距离超过200米。

  

  “蛟龙”号坐底时成像声纳获取的海底图像(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简单来说,测深侧扫声纳和前视成像声纳为潜航员绘制了方圆200余米的海底地图,根据地图就可以规划潜水器的行走路线了。

  但是这还不够。开车行驶在公路上时,我们常会看到 “前方施工,请绕行”“前方隧道限高3米”等提示标语。在海底,载人潜水器也会碰到这样的状况,谁来提醒潜航员呢?这时候,避碰声纳开始显神通了。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避碰声纳安装在潜水器四周各个方向,实时监测自己到各个方向障碍物的距离,为潜航员提供“路况”信息,避免发生碰撞。同时下方的避碰声纳还可以提供潜水器距底高度数据,用于控制定高航行。它的最大作用距离可达100余米,可以为潜航员在碰到障碍物之前提供充分的规避时间。

  所以,避碰声纳是安全员:“一定要保持安全车距哦!”

  巡航阶段,导航在手不迷路

  那么问题又来了,在陆地上,想去哪儿都有导航软件帮我们,告诉我们在哪个位置、车速是多少、预计多久到达目的地,海底的“导航软件”是什么?不要慌,定位声纳和多普勒测速声纳来帮你。

  定位声纳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母船安装定位声纳基阵,潜水器安装应答器,它们之间借助声波互相喊话。母船的定位声纳基阵有很多只“耳朵”,它收到潜水器的喊话后,通过计算每只“耳朵”与潜水器之间的距离,就可以精确定位潜水器,再把定位结果通过水声通信机传递给潜水器。这样就可以实现导航。

  

  定位声纳测量的潜水器轨迹(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多普勒测速声纳安装在潜水器的腹部,它可以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量潜水器的行驶速度,以及潜水器下方的海流速度。多普勒测速声纳配合惯性导航仪,就可以准确告知潜航员当前潜水器的速度、姿态和方向。

  通俗来说,定位声纳告诉潜航员现在在哪儿,多普勒测速声纳告诉潜航员潜水器的速度有多快(千万不要超速啊)。

  

  (图片来源:Pixabay)

  依靠它们,潜航员就可以随心所欲地驾驶潜水器,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再也不怕迷路了!

  海底作业阶段,水声通信再次登场

  当潜航员到达某个区域展开作业时,发现了罕见的海底生物,拍摄了值得纪念的瞬间,怎么实时分享给在海面上的人们呢?

  又到了水声通信机施展才能的时候,它的水声电话功能和相干水声通信模式支持语音、图片的实时可靠传输,这就是妥妥的“水下QQ/微信”呀!

  

  “蛟龙”号传回的海底和生物照片(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奋斗者”号从马里亚纳海沟传回的潜航员语音(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奋斗者”号从马里亚纳海沟传回的潜航员照片(煎蛋+炒面,看着就香)(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返航上浮阶段,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根据测深侧扫声纳和前视成像声纳所绘制的海底地形地貌图,加上定位声纳、多普勒声纳以及避碰声纳的保驾护航,还有水声通信机和母船的紧密沟通,就可以让我们的潜水器安全返航啦。

  

  (图片来源:央视频)

  现在,你的潜航员“驾考”必考题是不是能拿满分了?

  


附件下载:

上一篇:

科普文章丨高铁噪声大?用特殊声波怼回去,世界一片清净

下一篇:

科普文章丨蝙蝠“武功”里的小秘密

新闻媒体
  • 新闻媒体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中国科技网
  • 科学网
政府机构和组织
  • 政府机构和组织
  • 中国政府网
  • 科技部
  • 财政部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国家发展改革委
  • 中国科协
国内院校
  • 国内院校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南京大学
国内科研机构
  • 国内科研机构
  • 中船重工
  • 地科院
  • 医科院
  • 铁科院
国际科研机构
  • 国际科研机构
  • 美国声学学会
  • Scripps海洋研究所
  • 哥本哈根大学
  • 勒芒大学
旧版回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1996 - 2021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备案序号:京ICP备16057196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01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邮编:100190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