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日报:公众科学日:公众与科学家面对面
声音怎么变成了医生手中的“手术刀”?科研人员是怎样让机器海豚在水池里龙腾虎跃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究竟是怎么工作的?博弈论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有什么用?
18日和19日是“中国科学院第九届公众科学日”,在声学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
-
中国新闻网:中科院研制蛟龙号声学、控制系统具国际领先优势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筹)局长王越超18日说,蛟龙号潜水器具有三大国际领先的技术优势,包括高速水声通信(声学系统)、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控制系统)、大容量充油银锌蓄电池,其中,声学系统、控制系统这两项均由中科院研制。
中科院当天下午在北京...
-
新华网:科技活动周:公众走进科研院所
一群孩子捂着耳朵,在混响室内笑成一片,他们的声音经过反射形成了“震耳欲聋”的音效。在中科院声学所举办的公众开放日上,对科学好奇的公众在科研人员的带领下了解“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上的声学设备,参观音频声学实验室、半消声室、混响室及水声测...
-
科技日报:“看见”声音的魅力——中科院声学所公众科学日见闻
很难想象,没有声音,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在18日的中科院声学所公众科学日上,人们了解了更多与声学相关的知识。
声表面波气相色谱仪展台前,工作人员接了一试管气体后,将其连到了仪器上。不一会儿,检测结果就出现在与仪器相连的电脑屏幕上...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敏:蛟龙下海,穿越惊涛
5月17日,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报道“习近平接见载人深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新闻。多位896校友爆料,同学朱敏作为蛟龙号副总设计师、声学团队负责人获得表彰,并在镜头中与习近平握手。
镜头中与习近平握手者为朱敏。
朱敏1971年6月1...
-
人民网:中科院聲學所公眾開放日:歡樂中體驗聲音魅力[組圖]
混響室內,聲音經過多次反射形成震耳欲聾的效果,孩子們在歡樂中感受科學
參觀聲相儀,小朋友興奮拍照
科研人員展示進行水下聲學研究的特制“水池”
超聲碎石機:展示超聲應用於手術中,能夠快速有效地治療泌尿系統的結石。
超聲霧化...
-
中青网:声学所第九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在京举行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18日讯(记者任竟慧)18日上午,位于北京中关村的中科院声学所十分热闹,有趣的科学实验和难得一见的高科技成果令公众大开眼界。
5月18日,中国科学院第九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在中科院位于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0多个研...
-
新华社:敞开科学之门 播撒创新种子——中科院第九届公众科学日活动让公众共享“创新大餐”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记者吴晶晶)一台小小的3D打印机能打印出栩栩如生的动物模型,令人赞叹不已;利用全景技术参观模拟博物馆,可以体验360度视野,带来逼真的现场感和交互体验;会认人的机器人将虹膜识别技术和语音识别技术相结合,有着“过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