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科院声学所中科信利实验室采访,记者会发现,实验室的每一个工作人员对他们的主任———颜永红,都是直呼其名。
“这里‘没大没小’,人人平等,没有学霸,人际关系简单。”或许是以前长期在国外工作,颜永红把这种宽松、民主的气氛带到了实验室。
他还经常自我解嘲:“当初创业时,自己才35岁,觉得很年轻,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多,属我年龄最大,当不了运动员了,只好当教练了。”
中科信利主要有三种人:外企研究员、名校博士和海归。说起海归,声学所还有一段吸引英特尔公司中国研究中心语音部“集体跳槽”的佳话。
2002年初,曾任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员的颜永红应声学所所长的邀请来到北京。没想到,一下飞机,事先与他有过邮件接触,但一直未谋面的声学所所长田静,竟举着接站牌亲自在机场迎接。
求贤若渴之心让颜永红很是感动。
两人也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如何加盟中科院声学所?怎样创办中科信利实验室?……两人相谈甚欢,几小时后一拍即合。
“当时,回国本来说好只干几个月,逐渐是半年、一年,结果慢慢陷进去,无法自拔了。”颜永红回忆说。
创业伊始,作为实验室主任,颜永红就要每年为实验室考虑一个研究方向。当时,美国通过互联网卖流行音乐的业务开展的很火,同时像ipod这样的音乐存储设备也很流行。如何从海量的音乐歌曲中找到自己的所爱?颜永红看到了语音识别在下一代搜索引擎的应用前景,确定了基于内容的音乐检索方向。去年,该技术已经被河北等省市移动运营商采用。今年10月中旬,中科信利又在国际音乐处理学术界举办的最高赛事(MIREX)中,获得了哼唱检索评测的第一名。
除此之外,中科信利还在语音信号处理、语种识别、关键词检测、数字化家庭等方面取得了成绩。自2002年成立以来,实验室几乎赢得了所有国内政府组织的各种语音识别技术评测的第一名。
当然,艰辛也常伴左右。“我们实验室允许失败。科研取得成功,当然高兴;失败了也高兴,只要我们明白了失败的原因。”
当记者即将结束轻松随意的采访,提出照相时,滔滔不绝的颜永红突然不好意思起来,并不忘幽默一把:“还是请我们实验室的小伙儿来吧,他们可比我帅多了。”
“在我们团队中,年轻人绝对是主力,每个人一律平等,没有上下高低的级别之分。中国传统文化不提倡太张扬,而我现在做的工作,就是努力为每一个年轻人提供出名的机会。”颜永红笑着说。(转载自2006年11月14日《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