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A系统
  • 图书馆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首页
  • 所况简介
    所况简介
    1964年,为落实国家声学规划,满足国家迫切需要,形成全国声学学科研究中心,经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元帅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声学所),将原中科院电子所的水声、超声、建筑声3个实验室,1958年成立的南海研究站、1960年成立的东海研究站、1961年成立的北海研究站整体纳入声学所。声学所是从事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的综...
    了解更多+
    现任领导
    李风华
    所长
    库卫群
    党委书记、副所长
    李明庚
    副所长(正局级)
    杨 军
    副所长
    杨 波
    副所长
    王 雷
    纪委书记
  • 机构设置
    领导机构
    所务会 党委会
    咨询机构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职能部门
    综合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 人力资源部 科技发展部 重大任务部 财务管理部 资产条件保障部 质量管理部 保密办公室 监督审计(纪委)办公室 造船办公室

    研究站
    南海研究站 东海研究站 北海研究站
    挂靠机构
    中国声学学会 全国声学标准化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声学计量站(CMA)
    研究单元
    声场声信息实验室
    水下环境信息感知实验室
    水下信息技术实验室
    海洋声学技术实验室
    水下航行器实验室
    超声学实验室
    噪声与音频声学实验室
    智能网络与信息处理技术实验室
    语音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无人信息系统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研究领域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声学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六大研究领域:水声物理与水声探测技术、环境声学与噪声控制技术、超声学与声学微机电技术、通信声学和语言语音信息处理技术、声学与数字系统集成技术、高性能网络与网络新媒体技术。 【详情】
    成果概况
    获奖
    论文
    专利
    专著
    科研进展
    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基于声阻抗效应的声表面波气体传感新方法
    2025-02-14
    声学所极地声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01-23
    研究人员在蜂窝结构中发现反常声传播特征并展示其在脱粘缺陷检测中的潜力
    2025-01-16
    声学所论文被评选为“2024年度中国高影响力数据论文”
    2024-12-11
    声学所王文团队论文获得Nature子刊2024年度热点论文奖
    2024-10-21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语音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团队在EUSIPCO 2024 LAP Challenge中夺冠
    2024-09-12
    研究人员提出面向网络加速的FPGA动态部分可重构方法
    2024-09-03
    研究人员提出逐符号运动补偿的256QAM水声通信方案
    2024-08-16
    研究人员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地层横波速度层析成像新方法
    2024-07-23
    研究人员利用零群速度特征提出一种复合蜂窝结构脱粘缺陷检测新方法
    2024-07-02
    研究人员提出适用于MIMO系统的目标检测与位置估计方法
    2024-06-03
  • 人才队伍
    院士专家
    汪德昭
    马大猷
    应崇福
    张仁和
    侯朝焕
    李启虎
    汪承灏
    人才招聘
    更多+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2025年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招聘启事
    2025-04-0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2025年招聘启事
    2025-04-0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资产条件保障部岗位招聘启事
    2025-03-18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诚邀优秀青年人才申报2025年度海外优青项目
    2025-03-0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监督审计(纪委)办公室管理岗位招聘启事
    2025-03-03
    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特别研究助理及博士后管理
  • 研究生教育
  • 党建与文化
    活动报道
    更多+
    重温红色历史 铸就奋进初心——记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离退休党员参观党史馆
    2025-05-21
    语音与智能信息处理党总支开展“严明岗位工作纪律”主题党日
    2025-05-21
    水下环境信息感知党支部举办“传承与拼搏”系列微党课活动(十)
    2025-05-19
    中国科学院党的建设研究会重点课题组召开推进交流会及调研访谈会
    2025-05-19
    共赏园林雅韵 乐享银龄时光——声学所组织开展退休职工2025年春游活动
    2025-05-16
  • 交流合作
    学术交流
    更多+
    声学所举行2025年第5期学术交流会
    2025-04-15
    声学所举行2025年第4期学术交流会
    2025-04-15
    声学所举行2025年第3期学术交流会
    2025-04-02
    桐乡市科技局领导与清华大学国重实验室专家学者一行到访北海研究站
    2025-03-04
    白鱀豚新秀论坛暨水下航行器实验室学术交流会顺利举办
    2025-02-25
    科技合作
    更多+
    科技导报社调研声学所
    2025-03-10
    青岛市人大代表慈国庆参加市人大代表座谈会
    2024-03-27
    青岛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张建军调研北海研究站
    2023-12-04
    超快速高灵敏声表面波氢气传感器入选中国科协科研仪器优秀案例
    2023-03-28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调研声学研究所相关工作
    2023-03-23
    国际会议
    更多+
  • 科学传播
    工作动态
    更多+
    科学之"声" 启迪未来——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成功举办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活动
    2025-05-20
    我们的耳朵——中国科学院青促会北京分会 “爱科学小课堂”第 23期科普活动在声学所举行
    2024-09-10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走进北海站开展科学实践活动
    2024-07-15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5T专刊在京发布 国内首次系统性地在学术期刊上介绍和展示世界首创的超高场5T磁共振技术
    2024-06-28
    声学所作品获评2023年度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
    2024-04-01
    科技期刊
    科普文章
    更多+
    科普文章丨耳机里的声音为什么会有方向感?
    科普文章丨嘿,siri!嘈杂的酒吧里,AI为什么听不懂指令?
    科普文章丨神奇的主动降噪技术
    科普视频
    更多+
    科普视频丨杨波:揭秘“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
    科普视频丨声音的奥秘
    科普视频丨真空无法传声科普实验
    科普视频丨借声波一臂之力探神秘海底世界
  •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申请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页
  • 所况简介
    • 机构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主要领导
      • 历任所长
      • 历任党委书记
    • 院所风貌
  • 机构设置
    • 党的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咨询机构
      • 研究平台
        • 研究单元
        • 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 职能部门
      • 研究站
      • 挂靠机构
  • 科研成果
    • 研究领域
    • 科研进展
    • 科研产出
      • 获奖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 人才队伍
    • 院士专家
    • 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 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 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特别研究助理及博士后管理
      • 博士后公告
      • 博士后规章
    • 人才招聘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国际会议
    • 科技合作
      • 合作动态
      • 专利转让信息
      • 合作项目
  • 研究生教育
  • 党建与文化
    • 党群园地
    • 组织文化
    • 形象标识
    • 活动报道
    • 文化副刊
      • 诗歌
      • 书画
      • 摄影
      • 散文
  • 科学传播
    • 时间轴
    • 工作动态
    • 科普作品
      • 科普文章
      • 科普视频
      • 其他
    • 科技期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申请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重要新闻
  • 党建动态
  • 综合新闻
  • 媒体报道
  • 学术报告
  • 通知公告
  • 最美科学家
  • 专题
  • 专题
    • 深入贯彻八项
    • 2025年全国两会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 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 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 2024年全国两会
    • 平语近人(第3季)
    • 中国科学院2024年度工作会议
    • 科技创新再出发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 学习两会精神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中国科学院2022年度工作会
    • 2021年终科技盘点
    • 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十条”
    • 十九届六中全会
    • 党史学习教育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率先行动
    • 两学一做
    • 防灾减灾
    • 十八届四中全会
    • 喜迎十八大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快捷通道
    • OA系统
    • 继续教育网
    • ARP
    • 违法违纪举报
    • 信访渠道
    • 图书馆
    • 正版软件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新闻媒体
    • 政府机构和组织
    • 国内院校
    • 国内科研机构
    • 国际科研机构
  • 网站纠错
活动报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党建与文化 活动报道

绿化首都 迎接奥运——记中科信利支部"绿化首都,迎接奥运"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07-04-26 作者:中科信利实验室 孙艳庆
【  小 中 大  】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题目似乎是大了点,不过呢大家请随我们一起登上这班“怀柔红螺寺植树一日游”的快车,体验其中的快乐吧!

                   “国事天下事”
 
  沿着北四环路,映入眼帘的有很多北京2008年奥运会相关的建筑,首先引起普遍关注和讨论的是主体育场——“鸟巢”。赵庆卫老师说“鸟巢”只是民间的说法,据中方设计师揭秘,它的设计顺序为从内到外,从看台到外罩,内外一致;古典仿希腊的看台,无论是对观赛者还是比赛选手,都能营造出热烈的现场气氛。瑞士德梅隆总设计师还将它解释成“菱花隔断、有着冰花纹的中国瓷器”。不过大家现在看到的外围钢结构实体,已经历了由院士提议的 “廋身”方案;且其它奥运场馆的规划也吸取雅典奥运会的经验,由新建变为改扩建,真正达到经济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据悉,仅“鸟巢”,经“去盖、松散化减肥、减少座席”等措施,开销由38亿降低至31亿,而且更加安全,为赛后再利用留下空间。
 
  “原来如此!”……这里没有老师和学生的权威和排行,没有师兄、师弟的资历和拘束,就是这样一路欢歌,中科信利特色的无所不谈。
 
小树安新“家”
 
  上了京承高速,“太阳依旧是从缝中照下来”,“越往郊区天空越蓝,身后的则有些发暗”,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来到了一个根本不像印象中的北京的田园世界。这里不光有成片的农田、树林,还有成群的正在吃草的牛儿、山羊,大家都说有种家乡的亲切感觉;在绿水青山中间,恬静、惬意的人们,和我们一样带着童心回归自然,看那桃花朵朵开,看那绵羊群,欣赏那黄色、白色的梨花,寻找夏日里的生机盎然。正路过北宅旅游区时,大家突然看到一尊“朱能大将军”的石雕,原来这里就是有“小十三陵”称号的北泽山了,也就是明成祖朱棣的左膀右臂、成国公朱能的陵园,不禁令人肃然起敬。只可惜,文革时期将这里宝贵的“石人石马”炸碎运走,只剩得些许痕迹,无缘和昌平燕山的“明十三陵”一道申遗了。
 
  又经过一些生态园、采摘园,终于来到了植树的目的地——“京螺山庄”。看到一小片新载的小树,棵棵都有承载着种树者寄语的卡片,颇有意思。虽然之前听到一些“植树可能被拔了重植”的说法,也亲历一些游人的抱怨,但是既然来了大家都非常投入,“夏日的热情打动春天的懒散”,我们两人一组,领树苗、拿铁锨,各处为它寻找合适的家去了。常亮和我一组,为防止被人为破坏,特意选了一处较高、旁边没有大树遮蔽、阳光充足的坡地,开始挖坑。由于土质较硬,还有许多石块,所以并没有想像中的容易;我们时而用铁锹刨,拓宽坑径、松动石块周围的土;时而借用锹壁撬动石块,不一会竟也挖得初具规模了。正在这时,底部的一块石头耽误了我们的进度;为了给小树更大的存活空间,我们轮番上阵,使用各路方法,又是松土、又是砸击,经历一番“汗滴禾下土”之后,终于合力把它撬了出来——石块真是不小啊!看着小树宽敞的“新家”,我们都非常高兴;先完成任务的伙伴也前来参观,还帮着从旁边分批运来较好的土,填满、踩实。正要把水灌下去,赵老师及时把周边的土加高一层、围成一圈凹槽、防止水土流失……终于完成了,呵呵,来,一起许个愿吧!大伙聚在一起,和可爱的小树合影留念,并祝愿它茁壮成长、早日成材!
 
  植树的这个小山丘虽然不高,大伙仍然决定到小山顶看看,算是“旅游”前的准备运动;于是兵分两路。颇有登山经验的常亮独辟蹊径,经过一小片枣树林,沿着一条小道登临而上;不时回头还能望见在青山绿水之间,有一群独特的别墅,令人甚是羡慕;行进之时,突然一座松林挡在面前,很是密集。于是弯着腰,像钻洞一般从树枝的缝隙之间穿了过去,竟然赶在另一队之前来到了顶部。稍作休整,众人原路返回,常亮则带领几人探索新路。途中树枝依旧密集,而且荆棘四起,有很多带刺的枝丫不时会勾住衣服;我们顾不上那么多,边走边探,经历了一番曲折之后,竟然会一马平川;加快速度、几乎是奔流而下,如同我们的心情一样欢畅。
 
“佛缘”红螺寺
 
  享用了午餐,我们一同进入“京北巨刹”——红螺寺,开始了下午的行程。
  进入正门,就被一片翠绿的竹林迷住双眼,导游解释说六百年前最初由元代云山禅师所栽,引起来此降香的康熙帝的好奇,命寺僧善加管护,已由613株扩大到30余亩百万余株,后称“御竹林”,乃是一绝。更重要的是,竹子四季常青,越到冬季反而越翠绿,尤其是下过雪之后。竹子围成的绿色菱形网格,再加上栩栩如生的黑白色熊猫石雕,着实令人心情愉悦——好一片迷人的绿色!
 
  走过赐福桥来到主题雕像群——红螺仙女前。传说玉皇大帝的两个女儿,化作两个斗大的红螺栖息在红螺湖(一说珍珠泉),保佑此寺和当地的百姓。所以就有了红螺山和红螺寺的名字,而原名“大明寺”则常为人所忘。听到这里,再看那仙女、红螺和金鱼的石雕,忽然感到一切都是活的了。大家饶有兴致的看那满池金鱼,走进山洞里观看墙壁,挺进大红螺里拍照留念……
 
  言谈之间就来到了“护国资福禅寺”,又称护国寺的石阶下,向上看去果真如一张大嘴吐出长长的舌头。再说这石阶,却也不是平常模样,而是由大石块缓缓堆砌,因年岁长久而变得光滑异常,据说这种设计有利于皇帝乘车轿到此。大家小心翼翼的走进去,进入天王殿。
 
  大家可知道弥勒佛的原型?相传他是五代时宁波奉化人,名契此,右手一串佛珠,左手持一布袋化缘,心胸开阔,据说能将世间一切苦难装入其中,也就有了“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的经典对联。圆寂时口念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因此后人视其为弥勒佛的化身,雕像也都以他为原型。他的四周站着“四大天王”,大家可知他们的象征意义?来看看他们的法器就知道个一二了,这宝剑挥舞自然生“风”,琵琶弹奏需要“调”音,下“雨”了需要打伞,龙(蛇)皮“顺”滑,这南、东、北、西寓意“风调雨顺”;脚踏四小鬼又说明“邪不压正”!因为红螺寺是远近闻名的佛教进修学院,这种杵的造型意味着“管吃管住”;如果是将其竖立,头向下立于地则表示可以留吃但不留住;反之如果杵头向上则表示既不留吃也不留住,所以内行人进寺先看韦陀像。
 
  出了天王殿,未到大雄宝殿,就看到两棵高大的有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树,分立两边,这就是1100余载的二绝“雌雄银杏”了。由于雌雄异体,雌树不开花需要雄树开花授粉,而后夏天雌树结果,不过果实有毒所以还是不吃为妙。有意思的是雄树每到王朝更迭就发出一棵新枝,现在已经一棵主干十棵支干了。透过橱窗的照片我们看到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美景,大家都说以秋天叶金黄尤其美丽。进入大殿,看到分掌三个世界的教主,中间的释迦摩尼,东侧的药师佛和西侧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大家也许发现三尊像的面部几乎一样,导游解释说1972年这里的一切曾经全部被毁,1992年重建的,唯有东边悬挂的一口大钟,是明代天启年间的文物,周身铸满《金刚经》,共6437个字,字体较大。大家看着清晰、完整的字迹,惊叹不已,可见当时工艺水平之高。再提一个问题:有谁知道趴在钟上、作为悬挂扣系的动物?和古式大门的栓叩门环的动物一样,是龙的九子之一——蒲牢,喜欢大吼大叫,能发出宏亮的响声,又喜欢听大声,意指钟声能够响彻云霄。大殿其它布置是固定模式:两侧为十八罗汉像。背后的假山,中间是自在观音,一脚踏荷,翘起了二郎腿,悠哉游哉的;东边是唐僧师徒取经的浮雕,西旁则刻画了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
 
  “藤缠松,松难生”,可是殿后一侧的松虽为藤所缠绕,依旧枝叶繁多;而每年五月初串串藤萝花开满枝头,花香四溢,成为三绝“紫藤寄松”。后面的三圣殿供奉着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旁侧的壁画,利用了视觉特效,无论你站在哪里,感觉他时刻都在望着你。
 
美景不胜收
 
  人因景美而至,景因人至而活!红螺寺的罗汉园有响谷、生肖园、转五百罗汉等,并有多条山路通往观音寺、弥勒峰、过凉亭、岭上长廊等处,甚至直通海拔800多米的姊妹峰。奇特的是各个景点交错相间、层出不穷,山路经常分叉、有些又能形成环形,所以要想都参观到也不容易啊,既便是单单一个五百罗汉园,不信试试?
 
  进了罗汉园,可见一头奔牛。咦,这是什么意思?呵呵,这就是生肖园之一呀。哦,原来已经进入生肖园了呀。绕过它沿着石路向上走,路旁就是一条小溪,坡陡而且分多级错落有间,因此水流甚急;在网上很快就看到一块几米高的水帘,人站在其下方两米开外的小桥上,水声便淹没了一切声音,只有在它旁边惬意的吮吸着带着负离子的湿润空气。透过它就能看到溪的尽头,“红螺响谷”,名不虚传!走过小桥,能看到旁边有游览滑道和缆车,呵呵,真是一不小心就错过了。其间能看到很多座椅、桌凳供游人休息,记得一位朋友说过北京路边似乎缺少坐下来休息的地方,这也许是公园吸引人的地方,看来北京08年奥运还有一些基础设施可以做的更好。眼睛也疲劳了一下,索性换个方式,顺着响谷的路线直上。虽然水流到上面已经没有了,但是数年堆积的落叶把这条山坡小道装饰的非常惬意,走上去沙沙作响,颇有武林路的感觉。很快就只剩下密密的树林了,又要发挥上午爬山的作风了。边走边能听到路人的声音,原来是要和一条通往观音寺的山路汇合了。沿山路每经过一个平台,望山下之景色不断变幻,就连那绿色程度也深浅不一。边观赏景色边拍照,不知不觉就到了观音寺。
 
  我想尝试一下刚才上来的山路,虽不好走,但也值得一试。不过真正向里行进时,由于枝叶干脆走上去声音明显,所以要绕得更远些才能不让村民发现;然而树叶密集,走远了很容易失去方向;要紧的是有些地方几乎没有路,只能缓缓向前挤。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当我不知何时才能走出去的时候,突然看到了缆车的路线,旁侧的道路很明显,于是又是一路奔驰,很快到达了这座山峰的顶部。正想向旁边更高的山峰进发时,有人提醒那里又有村民拦路,再加上时间有限,只得放弃;随即便随着来自戴尔公司的一行人同去其它山峰。同行的游客穿着统一的印有“one dell”的T恤衫,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口号“one world,one dream”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位不到十岁的小男孩,非常聪明可爱,一路领先,令大人羡慕不已“这孩子真行,不累吗”;他妈妈说“咳,这都是精神力量支撑着的”,我想这些大人坚持步行不坐缆车,不也是心情作用使然吗?这红罗山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呵呵,还是一起来瞧瞧其中缘由吧。
  首先,这些建筑依山而建,本身都是独特的艺术。亭子的外围颇有长城烽火台的韵味,而石级把它们沿着山脊串起来,就更像是长城了。他们间隔不远,中间可能还会有“岭上长廊”或者其它平台,再加上两三个分叉处,更显得绵延不断,景深无限了!
 
  其次,总体的艺术造型。周围植被的景色随着绵延山路的形状变幻着,从不同地点的不同角度望去,你几乎都可以看到环山的滑道“线”连接着亭台“点”与绿地“面”共同勾勒出美丽画卷!遥望那远处充满绿意绵延的山峰、伴着田野、楼房、湖泊,在层叠飘渺的白云掩映下,如同是在欣赏一幅名家的山水画!如果留心的话,同一个景点,你在不同地方看,哪怕是同一个角度,也会发现看到的内容时多时少,竞和距离关联起来了。
 
  呵呵,也许真的很难用简单语言来确切的描述此刻的感受,还是借用一位同学的话吧,“知道我为什么不带mp3吗?因为我想聆听自然界的声音!”
 
  不知不觉就下到了山腰的罗汉园,甚是兴奋,一来可以一下就转到这么多的罗汉,二来导游说可以找到和自己神态相似的一个。刚开始还很兴奋的拍照,可是很快就分叉了;到了一边,还没来得及细看,又发现旁边还有;等到了旁边才发现那是一大群,又连接着低处新一群……真个就像早先所说,层出不穷,难以遍历,不知如何是好了。这才想到官方推荐的路线图,关键还得要冷静、用心、坚持,才能达到目的呀!这些石像大多盘腿而坐,有红、深黄、浅黄三种披肩,姿态和神情各异;也有站立,还有驮人者、大肚者、戴帽者、老头、老太;有的挠头思考,有的一脚高抬搭在石头上,有的举手示意,不过大多都是微笑、慈眉善目、憨态可掬!就好像他们在户外集体听弥勒佛讲课一般;虽然没有仔细统计过每个罗汉的朝向,但是总体上仍能看出他们是面对弥勒佛的位置的,都很认真哦!
 
  赶去和大家汇合的路上,突然看到三条蛇盘树的石雕,很是奇怪为什么这里会突然有这个;继续前行,又看到几座狗的石雕,大小真实、栩栩如生、甚是好玩,惹得可爱的孩子们争相骑上去照相,一不小心还差点错过一只小白狗呢;随后又是三只硕大的老鼠,一只咬着玉米,还有一只抱着花生在啃呢;又见吃着白菜和萝卜的六只兔子,还不断招呼着爸爸妈妈……直到再次看见上山时的响谷,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不知不觉又进入生肖园的地域了。怎个惊喜了得!
 
  返回的时间到了,大家略带遗憾地说“还没玩够就到时间了”,“买点草莓安慰一下自己吧”——依旧兴致勃勃!虽然大伙还继续遇到了十二生肖的奔马、山羊、金猴和福猪,但是老虎、龙、鸡好像被错过了,有点遗憾哈。
 
  总的来说,这里既好玩又好看、既能游山又能玩水,既能放松又能拜佛,而且又远没香山各处人多,的确值得推荐。回来的路上,“长着眼睛的”杨树送了我们一程,期待着下次的亲密接触呢。
 
  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懂得了珍惜回归自然的美好,拿出科研一鼓作气的斗志,虽没穷尽此间美景、登峰造极,但是收获已经装满了大家来时期待的心情,君不见众人脸上都已布满了弥勒佛的微笑?

附件下载:

上一篇:

绿化首都 迎接奥运——记中科信利支部"绿化首都,迎接奥运"主题活动

下一篇:

春 游 红 螺

新闻媒体
  • 新闻媒体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中国科技网
  • 科学网
政府机构和组织
  • 政府机构和组织
  • 中国政府网
  • 科技部
  • 财政部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国家发展改革委
  • 中国科协
国内院校
  • 国内院校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南京大学
国内科研机构
  • 国内科研机构
  • 中船重工
  • 地科院
  • 医科院
  • 铁科院
国际科研机构
  • 国际科研机构
  • 美国声学学会
  • Scripps海洋研究所
  • 哥本哈根大学
  • 勒芒大学
旧版回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1996 - 2021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备案序号:京ICP备16057196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01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邮编:100190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