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井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合影
2018年8月27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井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简称“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郭建出席并主持成立大会。
中科院声学所副所长李风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科技处副处长董成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秘书长胡敏以及来自中科院声学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中科院地物地化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方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长江大学、东北石油大学、齐鲁工业大学、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电22所、固体矿产和煤田相关企业等近40家大专院校、研究院所和企业部门的69名代表等出席了成立大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郭建秘书长主持会议并发表致辞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郭建首先对“专委会”成立的整体情况进行介绍。为了更好地凸显和扩大井孔地球物理在深地钻探测量中的作用与影响,适应国家科学、资源与能源探测一盘棋的大格局,丰富和发展地球物理学理论与方法,顺应有关专家学者的呼声和要求,中科院声学所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共同发起了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设立井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的建议。
中科院声学所王秀明研究员介绍筹备情况
筹备井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的召集人、中科院声学所王秀明研究员介绍了井孔地球物理定义、研究范畴、发展历程、并说明了成立井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的必要性及筹备情况。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胡敏副秘书长宣读批复文件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胡敏宣读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关于成立井孔地球物理专委会的批复文件》。
中科院声学所陈德华研究员介绍选举方案
受郭建的委托,中科院声学所陈德华研究员介绍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井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选举方案”,并现场征得到会代表的同意,通过了这一选举方案。依据通过的选举方案,会议进行了两次无记名投票选举,第一次选举产生第一届“井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主任委员。经过第一次选举,产生了委员64和主任委员1名,其中中科院声学所王秀明以全票当选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井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接下来,新当选的王秀明主任委员提名了的副主任、秘书长、常务副秘书长及副秘书长的候选人,经过第二次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15名副主任、1名秘书长、1名常务副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其中包括发起单位之一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范宜仁教授和中石油测井公司汤天之总工、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董经利首席专家、中国地质与地球物理所陈文轩研究员、长江大学郭海敏副校长等15位专家学者当选为副主任委员,中科院声学所的陈德华以全票当选为专委会的秘书长,另外,声学所林伟军、从健生、陈浩、徐德龙、张秀梅等研究员当选为第一届专委会委员。
中科院声学所李风华副所长代表挂靠单位发表讲话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董成立副处长代表挂靠单位发表讲话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陈文辉副处长代表参加单位发表讲话
中科院声学所副所长李风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科技处副处长董成立、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科技处副处长陈文辉分别代表井孔地球物理专委会两个挂靠单位和参加单位讲话。
之后,“专委会”召开了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王秀明主持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专委会工作管理细则和第一届领导组织机构设置方案,并根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要求,专委会授予中国石油大学(发起人之一)唐晓明教授为专委会的“名誉主任”称号;会议原则上通过了设立专委会的学术委员会(学术部)和工作委员会(工作部),并聘任了主要负责人;会议对2018年的工作计划进行了讨论与安排,委员们对专委会的年度主要工作、学术会议的开展、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王秀明对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郭建和胡敏对专委会成立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对专委会筹备过程中做出贡献的唐晓明、范宜仁、陈德华、苏远大、张锋、方鑫定和王克协等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对挂靠单位的领导、对包括董经利首席专家、乔文孝教授、从健生研究员等到会的委员,对所有为专委会筹备和成立给予关心、支持或帮助的领导、专家、同事和朋友表示深深感谢!
成立大会和专委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落幕,专委会从成立之处就体现了学会在制度和机构设置上的创新和探索,并正式成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第22个专委会,在全体参会人员见证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井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的诞生将载入史册,“专委会”也将带领我国井孔地球物理领域的科研人员,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在的战略需求,向深地钻探测量科技高峰进发。
背景资料:
关于井孔地球物理
一般而言,“井孔地球物理”属于地球物理学中的学科分支之一,是一门涉及物理学、地质学、数学、信息与通讯工程等学科在内的综合性前沿交叉学科,是通过在井中,跨井,井地,地井等方式实现信息探测、采集、处理,以研究井内、外介质特性,为科学、资源与能源探测、评价、开采服务,为城市地下空间等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服务。“井孔地球物理”和石油业界的“石油测井”有明显交集,而又不尽相同。前者研究范围更广,侧重科学问题和物理机制以及探测方法原理及应用,后者侧重高技术突破、技术应用和实际仪器设备作业等。
发展井孔地球物理的意义
俗话说,“上天容易入地难”,目前人类已登上了月球,人类下海已超过7000米,但是对于地球深部的认知是相当匮乏的,目前世界上最深科学钻探是前苏联的科拉半岛超深钻孔,深度达13公里深,但这相对于地球而言却仅触及了一点表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公里)。
深地科学钻探,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回答“地球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研究中的三个重大科学问题:第一、深部物质组成、结构的不均一性和演变及差异成矿作用;二、深部流体过程与物质能量交换;第三、成矿系统的深部过程驱动机制。上百年研究实践表明,要解决以上问题,揭开地壳演化规律,更加有效地圈闭矿产资源、保护环境等,除钻探取芯外,地面勘探和深部钻测是探索地球深部地质特性的最有效的技术与手段,因为取芯保真难、耗时长、费用高。
我们梦想有一天,把地面上的各种探测方法如岩芯分析实验仪器设备等运送到深地钻孔中,即通过开展井中、跨井、井地和地井观测以及研究物理场与地层的相互作用,来进行变尺度、三维立体远程探测。这样,一方面研究最终取代取芯的技术与手段,另一方面也开拓了深地钻测与评价的应用范围,实现科学和资源与能源的深地钻测的科技创新。
在能源与资源钻探测量方面,开展深层地质研究与钻探,加强深层和超深层烃源岩生烃演化,矿物、干酪根和原油等变化规律研究,是实现深层油气突破首先要回答的基础问题;开展深层油气形成富集机理与分布预测研究,也是实现深层油气勘探的基础工作,更是一个科学前沿问题。如,我国顺北油田为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洞穴型油藏,对这些特殊油气藏进行精细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等尚缺乏创新,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深部钻测基础数据。在地热探测方面,世界探测与开发深度均超过5千米,我国刚起步。
综上所述,开展井孔地球物理研究,创新深地钻探测量方法、突破井外三维立体地质空间成像理论,研制新的深地钻测仪器,探测深地奥秘,为建立或完善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提供支持,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其意义重大。另外,井孔地球物理还幅射到油田开发、动态监测、采油和射孔等专业领域,其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