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系统图书馆网站地图所长信箱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机构概况科研成果研究队伍国际交流科技合作研究生教育文化建设党群园地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综合新闻  
  图片新闻  
  科研动态  
  学术活动  
  媒体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老网站 > 新闻动态 > 学术活动
声学所成功主办第二届中-俄次声研究高级研讨会
2014/05/21 | 作者:通信声学实验室 科技处 | 【 【打印】【关闭】

  2014年5月8日,第二届中-俄次声研究高级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成功召开。该研讨会是2013年中-俄次声研究高级研讨会的延续,由通信声学实验室与科技处联合主办。研讨会旨在对次声研究方面特别是与自然事件关联次声波的研究进行讨论。参加会议的研究机构包括俄罗斯科学院Obukhov大气物理研究所(Obukhov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中航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防化研究院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所。俄方的Igor Chunchuzov教授,Vitaly Perepelkin教授,Nadezda Tsybulskaya博士三位学者参加会议并分别做了学术报告。国内与会专家包括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刘桂平主任,中航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张炳毅主任,禁核北京国家数据中心刘俊民研究员等20多位长期从事次声学和地震学研究的专家。 

  声学所通信声学实验室主任李晓东研究员参加了本次会议并首先对各位到场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接着,俄方三位专家分别做了学术报告:Igor Chunchuzov做了题为“Retrieval of the atmospheric fine-scale wind velocity structure by using infrasound in the shadow zone”的报告,提出了利用次声波研究大气分层风场的变化方法,能够精确的反演小尺度的风场分布。VitalyPerepelkin介绍了黑海海浪产生的次声波。NadezdaTsybulskaya的报告提出了研究次声信号的一种新方法——形态学分析法(Morphological analysis)。国内的地震局地球物理所苏伟副研究员以及声学所杨亦春研究员分别介绍了各自在地震关联次声波的研究进展,并同与会的俄方和其他中方专家进行了探讨。 

  此次研讨会为国内次声研究学者与俄方专家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机遇和平台。来自国内外10家单位的20多名次声研究领域的资深学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促进了国内外次声研究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进一步探索新技术和新方法,挖掘自然事件与次声波关联性信息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关新闻
Copyright 1996 - 中国科学院声学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1605719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01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邮编: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