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系统图书馆网站地图所长信箱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机构概况科研成果研究队伍国际交流科技合作研究生教育文化建设党群园地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综合新闻  
  图片新闻  
  科研动态  
  学术活动  
  媒体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老网站 > 新闻动态 > 学术活动
超声物理与探测实验室举行系列学术活动之二
2007/03/20 | 作者:超声物理与探测实验室 徐德龙 张晗 | 【 【打印】【关闭】
 
  2007年3月16日上午9:30,超声物理与探测实验室系列学术活动(之二)在德昭楼218房间举行。报告会由林伟军副研究员主持,所党委副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小民研究员应邀出席了本次报告会,应崇福院士、张海澜研究员、杨军研究员等参加了报告会。
 
 
  本次学术活动特邀到所特聘研究员李明轩先生为广大师生作题为“试谈应崇福院士的科研思想方法和我对科研人员自身修养的几点体会和看法”的学术报告。李先生是我国的声学检测专家,主要从事检测超声和超声检测研究工作。曾任声学所超声研究室主任,现为中国声学学会常务理事、检测分会主任委员。他所领导的项目组先后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曾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大会一等奖、中科院重大成果一等奖、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李先生本人也获得2006年国防科工委科技先进人物等奖励。
 
  在本次报告中,李先生通过对应崇福院士科研思想方法的总结、理解,结合自己近半个世纪亲身工作在科研一线的认识体会,给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工作者指明了加强自我修养的方法途径,提出了殷切希望。
 
  报告分为“试谈应崇福院士科研思想和方法”和“有关自我修养的几点看法”两部分。在报告第一部分,李先生对应院士的科研思想和方法总结了三个“四”。
 
  第一个“四”是应院士科研思想方法中最为重要的选题“四”原则:其一是要有开创性(“搭窝棚论”),其二是科研应与实际相结合,其三是要扬长避短,其四是要能形成系列成果(“口袋论”)。
 
  第二个“四”是应院士在具体科研工作中的“四”个指导方针:其一是物理概念和思想要明确,其二是理论必须与实验相结合,其三是克服困难出点子,其四是“浓缩”成果,而不是“膨胀”成果。
 
  第三个“四”是应院士对年青人培养中“四”个主要做法:其一是严格要求,其二是压担子,其三是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年青人去亮相去锻炼,其四是着重能力的培养和水平的提高而从不利用他的地位和影响去为手下争位子。
 
  在报告的第二部分,李先生根据自己多年工作成功的经验,提出了科研工作者应具备的六种基本品味和素质。
 
  第一是文化底蕴的修养。
 
  第二是思想意志品质修养。其中包括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坚强的毅志品质、不懈的执着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勤奋精神[1]四个方面。
 
  第三是思想方法的修养。其中包括:有怀疑找不足挑毛病的风格、选准方向重点突破[1]、随时抓住科研中的闪光点。
 
  第四是思想作风的修养。其中包括:严谨的科学作风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团队精神、责任心、科研工作要有胆量,要敢于碰硬、谦逊。
 
  第五是思想道德的修养。作为一个学科带头人,从个人修养上讲应具备六大:做人要大气,做事要大度,科研工作要大胆,处理各种关系要坦诚大义,利益分配要大方,个人利害问题上要大咧。
 
  第六是把握自己做主动人生。其中包括把握自己的人生准则、摆正人生坐标、寻求乐趣,做快乐人生。
 
  在报告中,李先生还回顾了他作为一个山区农村孩子成长、成材、成功的经历。李先生认为他之所以能在事业上取得一些成绩,是因为好多有利条件交汇在他一个人身上。这其中包括:其一,毕业后就跟随国际知名国内超声学的创始者应崇福院士工作。受到他的严格要求,精心栽培,大胆使用和锻炼。其二,毕业工作以来一直保持吃苦耐劳十分刻苦的农家孩子的作风。例如,他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几乎从没有在凌晨三四点钟以前睡过觉,每天只有三到四个小时睡眠时间。其三,有运动员基础的好身体才坚持苦干二三十年而没有跨下来。其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从来不为家务事分一点心。其五,在经济十分困难的年代,有一个好岳母承担当时需要一个人工资的小孩托儿全部费用。其六,毕业后一直得到了老校长、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周培源及夫人王蒂澄的关怀、照顾及科研思想的指导和做人的教诲。最后,在文革期间负责从事五项国家绝密机密的重要国防科研任务,从没停止工作,比一般人较少受到影响[2]
 
  王秀明研究员今年组织开展的系列学术报告,结合今年所里提出的“潜心,2007”的工作主题,让年青的科研工作者全面、系统、深入地看到了老一辈科学家身上的优秀品质和高风亮节,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科研思想方法,明确了提高自我修养、品味、科研素养的方向。这一切都是做好三期知识创新布局工作必不可少的!
 
【笔者手记】
  听李先生的报告,有以下几点感悟:首先是他极强的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能力;其次是先生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用李先生的话说:“我在应先生身边工作四十三年,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有责任和义务把应先生的科研思想方法传授给年青人;历史给我创造了很多有利机会,让我在极艰苦的条件下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一点有益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很多体会和看法,对此,更有责任讲给年青人,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其三是先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他对讲稿数次修改,在报告结束之后借给笔者学习之前还仔细推敲修改。其四是先生对年青人的殷切希望。先生说,他在那么艰苦的环境条件下做出了一些成绩,现在年青人的条件更好,如果加强科研思想方法学习和自身的修养肯定会比他做出更大的成绩。其五,先生的勤奋、细心、谦逊是我们永远学习的目标。真是“高山仰止,景行行之,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参考资料:
[1]“科学巨匠 师表流芳”——纪念周培源院士九十寿辰,科学出版社,1992,186-188
[2]为本溪档案馆提供的材料
 








 
  相关新闻
Copyright 1996 - 中国科学院声学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1605719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01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邮编: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