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科学日活动成为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大课堂——
探索塑造未来 创新改变世界
戴上耳塞,闭上眼睛,拿起一支特制的手杖行走,靠听到的提示音就可以避开障碍物。“真是太神奇了,我长大了也要成为一名科学家。”刚体验了为盲人特制的声波导盲手杖“神器”的一年级小学生浩浩,满脸兴奋地向本报记者说。这是5月20日记者在中国科学院(下称中科院)声学研究所(下称声学所)公众科学日活动现场目睹的情景。
声相仪、超声无损探伤、“蛟龙”号、超声导盲仪……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奇妙技术,让无形的声音“显形”,让“神秘”的科学露出“真容”。“今天来登记的观众已经超过了1000人,出乎我们的预料。”声学所有关负责人介绍。与声学所一样,当日中科院系统有100 余家科研机构同时举办了主题为“探索塑造未来”的公众科学日活动,每场活动现场均人气十足,自主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让人大开眼界。
培育探索精神
“我们,叶聪、刘开周、杨波,祝愿景海鹏、刘旺、刘洋3位航天员神舟
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顺利!祝愿我国载人航天、载人深潜事业取得辉煌成就!”5月20日,声学所公众科学日活动现场,大屏幕上播放的我国第一次“海天对话”场景,将人们的记忆拉带回那个难忘而又激动人心的时刻。
2012年6月24日,正在7000米深海中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中的3名潜航员,与远在离地面数百公里之外的神舟九号飞船里的3名航天员互致问候。除了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和神舟九号飞船,由声学所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蛟龙”号声学系统也是其中一项新的关键技术。
“什么是暗物质”这一问题,名列21世纪科学家要解答的11大科学问题之首。2015年12月17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参与研发的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顺利发射升空,开启了中国空间科学探索的新时代。据悉,“悟空”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空间和能量分辨率世界领先的高能粒子探测器。
“在这里,我们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一名初中生向本报记者表示。5月20日下午,国家天文台向来参加公众科学日活动的青少年介绍了“宇宙之美”“黑洞的第一张照片”。2016年9月25日,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级“ 天眼”—— 世界最大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落成启用。“‘天眼’的灵敏度及综合性能较国外相比有了较大提升,能够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国家天文台一位工程师讲解,凭借我国自主
研发的拥有知识产权的射电望远镜、全景相机等新设备,我国天文观测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
“让青少年走近科学,对于培养他们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十分有利,应该多举办一些这样的活动。”在国家天文台,一位陪同学生来参加活动的家长建议。
注重自主创新
“通过公众科学日等一系列有益的活动,培养青少年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是培养创新人才、适应我国创新发展的需要。”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顺德所言,近年来,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创新人才、创业创新社会氛围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公众科学日是一个面向社会的大课堂,是一种厚植创新沃土的好形式。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进程,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创新及知识产权的关注度有了大幅提升。日前,中国专利保护协会联合百度公司在京发布的大数据调查显示,社会公众对创新、专利关注度近年来呈井喷式增长,并呈现出3个突出特点:社会公众对专利关注度持续提升;关注专利的人群年轻化,主要人群为25岁至35岁的年轻群体,占比高达60%;从专利各个环节的维度和浏览量维度来看,社会公众关注点高的问题反映出了社会公众专利保护意识以及全社会创新能力提升在不断增强的特征。
如今,不仅在大学中创业创新持续增多,在中小学各类科技创新也蔚然成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赵天阳,不仅成为专利权人,而且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夺得金奖。
“从中科院‘国家队’的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到青少年创新活动普遍开展,与国家政策推动及良好创新氛围的形成密不可分。”李顺德认为,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是构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通过公众科学日等活动来培养公众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有助于探索塑造未来、创新改变世界的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