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升有一个理想,就是希望自己研制的国产设备能像国外进口的产品一样,被国内海洋领域的圈内人士所认可,并在海洋事业中真正发挥作用。
“我在‘蛟龙’号任务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载人深潜精神,将会激励我不断向前。”荣获“载人深潜英雄”称号后,张东升的感言很简单。
张东升,中科院声学所海洋声学技术实验室副研究员,主要负责“蛟龙”号声学系统中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的操作、维护以及数据后处理、成图等工作。作为试航员之一,从2009年开始,他参与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000米、3000米、5000米和7000米的海上试验。
“半路出家”的深潜英雄
张东升说自己是“半路出家”。“蛟龙”号于2002年立项,他从2009年开始参与其中。
“参与‘蛟龙’号的工作,肯定就有下潜任务。”对于这一点,张东升很明确。而之前正是因为对下潜有顾虑,有人放弃了“蛟龙”号的工作,张东升义无反顾地接手了。
“当时也没多想,觉得既然是‘载人潜水器’,对人的安全一定是考虑最多的。”张东升说,“既然是工作,分配给我,干就是了。”
在“蛟龙”号声学系统中,张东升负责的是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这是基于声学所专利技术研制的装备,能够同时获得海底的三维地形图和二维侧扫图,为“蛟龙”号提供探测海底和水中小目标的能力,还能为海底资源分布规律等研究提供基础性和关键性资料。
张东升表示要感谢在他之前参与“蛟龙”号工作的同事。“尽管他们没有参加海试,但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在4年海试期间系统工作稳定,状态保持良好,给我减少了不少工作量。”
从1000米到7000米
从2009年开始,张东升参与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000米、3000米、5000米和7000米的海上试验,四年间一共下潜了11次,“自始至终都没觉得有多危险、多恐怖”。
一坐到潜水器里,张东升便立刻进入工作状态,心无旁骛。“入水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必须保持潜水器与母船的水声通信是建立的,否则不具备下潜条件。”
其实对于潜航员和试航员来说,整个下潜过程中,最难受的是在水面的时候——潜水器受海浪的影响,摇晃比较厉害。张东升记得2009年1000米海试的时候,很多设备状态不是特别稳定,反复测试设备,每次下潜都要在水面漂好久,“晃晕了,就咬牙挺着”。
当时又值8至9月份,南海的气温很高,潜水器里又热又潮,刚干了5分钟,浑身都湿透了。专注于干活的张东升压根没在意,直到干完活,发现胳膊上成串的汗珠。
去年7000米海试时,从入水到出水,作业时间长达七八个小时,有时甚至超过了10个小时,潜水器内空间狭小,水面热、海底冷,很不舒服。张东升坦言,“下去一趟,得缓一两天才能把身体和心理状态调整过来”。
“听说深海7000米处1平方米压强就7000吨啊,我也担心呐。”张东升下潜的十多个小时,父亲张国臣一直守在电视旁看直播,“我为有这样的一个儿子感到自豪。”
英雄的背后,是家人的默默奉献。“我爱人也是搞科研的,还登过珠峰,所以她特别能够理解我、支持我的工作。”张东升说。
为载人深潜再送一程
尽管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7000米载人潜水器”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技术改进及5000米~7000米海试”课题均已结题,但“英雄们”的工作还未结束。6月初,“蛟龙”号将再度起航,全面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那时,张东升等人还将继续参与其中,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生力量扶上马,再送一程。
“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的专业性非常强,而且目前还不是成熟的产品,所以移交给应用方还需要一个过程。”张东升表示,他参加“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的最主要任务,就是把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的操作、数据处理、成图等整套流程顺利移交给国家深海基地的相应技术人员。
在此期间,张东升可能还会下潜一两次。“压力当然没有7000米的时候大。”张东升笑着说,“顺利交接后,我在‘蛟龙’号的工作就算告一段落了。”
由于“蛟龙”号的声学系统已是比较稳定的一套系统,不需要频繁更改、替换部件,张东升把精力更多投入到另一个“863”项目,给科学号配备一套声学深拖系统。
“首先保证‘蛟龙’号的任务,等回来再把其他事情做起来。”张东升有一个理想,就是希望自己研制的国产设备能像国外进口的产品一样,被国内海洋领域的圈内人士所认可,并在海洋事业中真正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