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陆琦
“江河咽,拭泪无语心欲裂。心欲裂,倾摧栋梁,痛失人杰。”
7月18日,当记者在马大猷先生的灵堂见到中科院声学所所长王小民时,他显得心情特别沉重。
此前一天,马大猷先生走了。
“一位徜徉于声学世界的大师停止了他的思考,对于声学所,对于整个声学界,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在跟马大猷的接触中,王小民最大的感悟是:马先生之所以成为声学界的一位巨匠,主要是因为他坚持的精神以及他对声学事业追求的痴迷和纯净。
马大猷生命的最后几年是在病榻上度过的。
“当时老先生已经不能用语言表达了,但只要我们一谈到所里的科研进展,他都会给出明显的肢体语言。”王小民回忆说,“每每说到,‘你好好保养身体,等你身体好之后还回办公室工作、回声学所上班’,老先生都会点头……”
在采访过程中,王小民几度哽咽。
2011年6月30日,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超声学研究奠基人应崇福院士走了;一年后,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国际著名声学家、中国现代声学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马大猷院士也离开了我们。
水声学、空气声学和超声学是声学所建所时就有的三个学科。其中,声学所首任所长汪德昭院士组织开创了我国水声学研究,成为我国国防水声事业的奠基人;马大猷院士开创了空气声学研究,为我国的建筑声学、环境声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应崇福院士则引领了中国超声学的研究。这三位声学界如雷贯耳的人物聚在一起,被称为声学所的“三驾马车”。
“如今,‘三驾马车’都相继撇下我们走了。心情的悲痛,是不言而喻的,感觉到肩膀上担子的沉重,也是不言而喻的。”王小民说。
目前,声学所已发展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力量与基础雄厚、研究条件完整先进的声学专业研究所。研究领域覆盖了从次声、可听声到超声,从大气、固体到水下,从关键元器件、功能模块到系统集成,从声学传感器、信号处理到驱动器,从语言模型、语音识别、编码、翻译到合成,从物理建模、软件仿真到芯片设计等与声学研究及应用技术相关的方方面面,综合实力十分雄厚。
在王小民看来,声学所良好的态势离不开几代人努力打下的基础,尤其离不开“三驾马车”,“他们特别重视基础研究,特别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提携”。
“对于声学所这个高技术口的研究所来说,满足国家需求,是本色,是本分,义不容辞。但与此同时,声学所的长远发展也离不开另外两个重要方面——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
其实,这在声学所的“十二五”布局和“一三五”规划中已有体现。面对新形势,声学所确立了网络化水下信息观测技术、智能水下航行器和新媒体服务网络技术“三个重大突破”,和减振降噪技术、海洋声学技术、深部钻测核心技术与系统集成、音频内容理解技术平台应用和先进医用声学技术“五个重点培育方向”。
今年年初,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到声学所调研时,对声学所科研工作高度评价:声学所在高度重视战略性研究布局的同时,依然坚持在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方面进行布局,基础研究项目大幅增加,为提升未来研究所核心竞争力奠定了扎实基础。
“什么时候把我们的基础研究搞上去,把我们的人才队伍搞上去,再多出几个像汪先生、马先生、应先生那样的科学巨匠,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声学发展忆丹心,宏图遗愿永不灭。”王小民的言谈举止间透着很浓的书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