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5000米级海试,总体来讲比较顺利。与1000米级和3000米级相比,整个潜水器的技术状态都比较稳定,试验的成功率比较高。”朱敏的声音中流露出压抑不住的高兴。
搭载“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团队的“向阳红09”船,于8月18日顺利返回江苏江阴苏南国际码头。《科学时报》记者第一时间连线“蛟龙”号副总设计师、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员朱敏。
这是朱敏第三次参加“蛟龙”号海试。他带领的声学所团队负责整个声学系统,即在整个试验期间负责声学相关设备的维护和技术支持,在试验过程中对设备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这次在试验过程中,声学系统的工作状态良好,高速水声通信系统的工作尤其出色。”朱敏对声学系统的工作状态表示满意,“声学系统的工作状态非常好。”
跟前两次相比,媒体与公众给予很高的关注会不会给参试人员带来额外的压力?“压力多多少少是存在的,”朱敏回答,“但我们专注于技术工作,直播与否对我们的影响不是很大。”
“反而通过那么高的显示度,能够使公众更加关注海洋,尤其是深海,对整个海洋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大帮助。”
当被问及回来后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朱敏笑着说:“现在最想回家看看孩子。”
据介绍,此次海试共有来自13家单位的96名科研人员参加,科研人员在实验海区进行了5次下潜作业,共有8人完成15人次下潜,下潜深度分别为:4027米、5057米、5188米、5184米和5180米。期间进行了近底目标搜索、坐底布放标志物、获取海底样品等工作,获得了大量的视像资料和近底微地形地貌测量数据,检验了潜水器在大深度环境下的各项功能指标与作业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