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所长田静看来,国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角色和定位上的区分是明确的。两者之间互相支撑,协调发展,不能混为一谈,轻易越位。
然而,在声学所的发展历程中,并非一向如此。一方面,内部存在着急功近利、资源导向的倾向,另一方面社会对智力产品也不够尊重、回报太低。从科学研究的规律来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的产出往往“十年磨一剑”,科研人员付出了长期的劳动和多方面的投入,做出来的东西却经常因为种种原因,很难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样一来,对于有些很有市场潜力或重大产业化价值的高科技成果,实验室或科研人员就难免产生抓在自己手里的想法。同时,企业的技术转化能力不足,使得所里的科研人员不得不向下游伸展,做一些他们并不擅长的产品设计、工业样机验证、批量生产设计等等,也影响到研究所的创新性研究工作,浪费了人才、时间和其它宝贵的资源,进而影响到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的积极性。
“以己之短,拚人之长,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人才将被迫从事自己所不擅长的,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成功的可能性甚微。而且,抱有什么环节都自己做,什么好处都自己得的想法,不仅将迷失自己在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也不能与企业形成良好的战略性合作关系,侵害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社会的整体效益下降。”田静如是描述把“声学所办成声学厂”的弊端。
田静介绍,经过知识创新工程一、二期试点的磨砺和积累,声学所解决了一批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已基本度过了为生计所迫、为资源所惑的“生存困扰期”,资源已经不再是阻碍声学所发展的主要障碍。他指出,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强调沉下心来、心无旁骛、踏踏实实地打牢基础,进一步锻造核心竞争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