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系统图书馆网站地图所长信箱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机构概况科研成果研究队伍国际交流科技合作研究生教育文化建设党群园地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综合新闻  
  图片新闻  
  科研动态  
  学术活动  
  媒体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老网站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大学院所:如何开掘创新源
2007/03/09 | 作者:科技日报 | 【 【打印】【关闭】
   自主创新以企业为主体,是否就意味着科研院所和大学沦为了从属或配角?目前,我国企业具有自成体系的研发资源和能力的很少,能在核心技术层次发力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绝大多数企业的创新事实上还得借力“外脑”,而国家科研机构在技术和人才队伍上都有着相对雄厚的储备,这正是企业理想的“外脑”和合作伙伴。

  ■我们的绝大多数企业还没发展到能够从源头创新做起,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在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中有着鲜明和突出的定位,他们在创新价值链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轻视的。

   ■各擅所长,合作共赢。国家创新体系的各个环节联动起来,整体效率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也正是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的优势所在。

   ■资源导向的结果必然是导向资源,科研院所要强化长远的战略规划,争取由资源导向转为战略导向。

  “首先,我并不认同你的提法。”

  日前,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声学所所长田静的办公室,面对本报记者抛出的问题———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自主创新应该以企业为主体,那么,院所和大学院校该如何当好配角?田静的回答显得毫不含糊。

  田静指出,目前关于企业作为“主体”这一概念,存在一些有意无意的模糊和显而易见的误区,把“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扩大到了“自主创新的主体”,进而提出所谓“主角、配角”,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创新体系中各单元的作用,对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率的提高没有益处,需要进一步澄清。

  院所和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完整地说,自主创新应该包括知识创新(源头创新、原始创新)、技术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各个层面的创新工作,在这个体系中,需要资源、人才、市场、管理等各种要素的协同作用,企业作为创新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科技生产力与一般社会物质生产力相结合的场所,是转化实现创新价值的行为主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或已经成为整个体系的主体或主角,院所和大学的创新活动及行为就无关紧要了,甚至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缩回‘学术的象牙塔’了。”

  田静指出,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绝大多数企业也还没能发展到能够从源头创新做起。他认为,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在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中有着鲜明和突出的定位,他们在创新价值链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轻视的。具体而言,大学更侧重于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起到的是生力军和基础作用;而国家科研机构侧重于关系全局的大科学工程与战略高技术研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起到的是骨干引领作用和带头示范作用。因此,科研院所和大学必须牢记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勇于和充分发挥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体现“科教兴国,创新为民”的自身价值。

  创新价值链各单元的关系与分工需要进一步理顺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事实上具有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这样三个方面的含义,但是实际情况远不能满足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据报道,最近的统计调查显示,我国2.8万多家大中型企业拥有研发机构的只占25%,75%的企业没有专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企业研究开发经费仅占销售收入的0.56%(发达国家大企业一般不低于5%,高科技企业更高达10%—20%)。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过专利,企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度高达70%左右。

  企业的优势在于最接近市场,要求它对市场有敏锐的嗅觉和对创新成果有快速产品化和规模化推广的能力,所以,在创新链条中,企业更擅长也更应该在靠近市场端的地方下工夫。

  田静指出,企业为主体,应包括企业是技术需求提出的主体,是技术受让的主体。从目前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真正有自成体系的研发资源和能力的企业所占比例很小,能在核心技术层次发力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绝大多数企业的创新事实上还得借力“外脑”,并通过与“外脑”的合作逐渐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层次。而国家科研机构在技术和人才队伍上都有着相对雄厚的储备,这正是企业理想的“外脑”和合作伙伴。

  但是,在声学所与企业合作的实践中,田静感觉到,国内企业对技术成果的转化、消化能力也普遍有待提高。与境外公司合作,只要做到系统方案或原理样机就可以了,而国内企业则往往要求“交钥匙工程”,结果科研机构不得不延伸自身业务能力,投入资源,分心去做本该企业做的事,从而对院所的前瞻性研发造成冲击和浪费。

  田静认为,企业的创新资源应该集中在这些环节:提高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提高从方案变成工业样机和适销对路的商品的能力,提高工艺、工程能力。如果企业具备了快速转化科研成果的能力,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无疑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此外,技术转移方式单一化和分配机制的不合理也成了技术成果转化的重大障碍,其主要表现为受让一方对成果的识别判断能力不到位、缺乏合理的定价机制和回报补偿机制。结果是大量的研究成果“养在深闺人未识”,或者是不得不廉价贱卖。这等于严重抑制了科研机构的自身造血功能,其积极性也会受到极大的伤害。

  各擅所长,合作共赢。国家创新体系的各个环节联动起来,整体效率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也正是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的优势所在。

  院所和大学应努力由资源导向转为战略导向

  “哪有资源,上哪,什么有钱,干什么,不管自身的定位和核心竞争力所在,跟着资源跑,一哄而上,这就是资源导向;而资源导向的结果必然是导向资源!”田静介绍,“资源导向、导向资源,客观地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创新体系各单元的角色混乱。”

  田静强调,对于研究所而言,如果一切为了短期的利润,满足于散兵游勇式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小富即安,满足于重复性的劳动,养成守成意识,失去创新的动力和压力,研究所将失去生存的能力,将迷失自己的组织目标和历史使命,渐渐将不能很好地发挥自身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并最终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因此,科研院所要强化长远的战略规划,集中资源锁定某些专项领域深入攻坚,形成积累,争取在核心价值方面形成突破,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走出“资源导向、导向资源”的怪圈。

  田静认为,在科技资源的争取中,科研院所和大学要克服经费来源过于单一的惯性,不仅要积极争取国家财政的支持,更要勇敢地面对市场需求,争取源于企业的直接投入和回报。田静介绍,在这方面,声学所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尝试,成效也相当明显。2006年与地方、大学和企业合作成立了11个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上游连学校,下游接企业”,得到的企业和横向开发项目资金占当年研发经费的比例已经达到21%,有26项专利技术得到应用或转让回报,另外技术入股还可以获得长期的回报。初步形成了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回报多元的合作模式。这为由资源导向转变化战略导向奠定了基础。

  田静介绍,声学所在选择项目时的盲目性已少了很多。“从2005年开始,如果不符合所里的战略规划,上百万的项目我们也不做了!”他自豪地说。 (转载自2007年3月9日《科技日报》,记者 周晨)

  ■政策法规123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6年12月,科技部、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重点任务主要有:

  一、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有利于“官、产、学、研、金、介、贸”结合的管理体制;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完善产权激励和利益分配机制;规范企业入孵、孵成退出机制。

  二、结合高校特色,实现互动发展。国家大学科技园要加速对高校原始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合作,为高校与技术发展的国际前沿接轨创造条件。

  相关措施主要有:

  一、深化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高校要将国家大学科技园纳入学校整体建设与发展规划,切实加大对其建设与发展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向国家大学科技园开放人才、技术、装备、基地、信息等资源;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分配、激励机制;改革高校内部的绩效评价与奖励制度,营造鼓励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软环境。

  二、促进开放合作,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走“走出去—引进来”的国际化道路。拓展合作渠道和方式,推动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密切合作。

  ■国外经验ABC

  科技创新离不开研发,在研发过程中,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发挥了重要作用。

  设立“大学—企业联合研究中心”

  美国的高校等研究机构研发实力很强,研发资金也比较充裕,不过他们在开发出新技术并申请专利后,往往并不直接参与技术转化,而是通过专利转让或授权使用的形式获得收益,因为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并非研究机构的长项。

  为此,高校与企业进行了多方面的科研合作。比如企业在大学设立“大学—企业联合研究中心”。联合研究中心通常并不研究具体产品,而是对某一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工业技术和工艺流程的研究,这些研究使企业获得了竞争优势。

  在新加坡,政府为了促使研究机构积极与产业界的合作,规定国家研究机构从科技局申请课题经费后通常只能得到总经费的70%%,其余部分科技局将根据工业界提供的资助金额等量拨付。

  集中高校院所、科技企业建立科学园

  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许多国家都以大学为中心成立了科学园,将具有研发能力的知识型组织以及寻找新技术的公司聚集在一起。高校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把最新技术直接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企业则可以依靠高校的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美国“硅谷”是这方面的典型,这里共有大小企业8000多家,集中了全美96%的半导体公司。而“硅谷”发展的智力靠山是周围的伯克利、斯坦福等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

  在芬兰,科学园各自根据当地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优势来确定自己的专业领域,各种项目也围绕这些优势领域展开。芬兰几乎所有大公司都要在当地科学园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相互参股、项目合作、成果转让与引进及进驻等多种方式,与校方实现了内在的有机融合。据统计,科学园完成了芬兰90%的研究工作,10个园中进驻了1000个公司和研究机构,约一半的企业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有合作项目。

  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

  高校和研究院所更主要的工作还是人才的培养,为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进行智力储备。

  据美国教育理事会的调查,美国近半数的学院在企业公司里开设课程,为在职成年人提供教育机会。美国19%的高等院校和企业设有联合学位课程,另有13%的院校计划设立联合课程。此外,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正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新发展趋势。这种联合培养既可以是让学生到企业中进行生产活动,也可以是由企业输送生产人员到大学学习一定的课程。(记者张亮整理)

 
  相关新闻
Copyright 1996 - 中国科学院声学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1605719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01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邮编: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