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系统图书馆网站地图所长信箱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机构概况科研成果研究队伍国际交流科技合作研究生教育文化建设党群园地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综合新闻  
  图片新闻  
  科研动态  
  学术活动  
  媒体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老网站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创新文化:如何营造软环境
2007/03/07 | 作者:科技日报 | 【 【打印】【关闭】
  营造和谐、共赢的创新文化氛围,是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而我们在文化观念上还存在着种种障碍———不倡导宽容科研个性、不重视保护首创成果、不普遍尊重科研人才,不着力培养宽松环境……专家指出,文化环境已经成为制约我们创新的重要因素。

  ■做科研就是要允许文化差异存在,包容各种文化共生。

  ■科研单位要胸怀宽阔,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为确有创新和竞争能力的年轻人、小人物多提供“出头”的机会。

  ■在自主创新的价值链条上,每个群体都有各自的角色和分工,并非赢者通吃。他们应该抓住各自擅长,寻找到自身的不可替代性,着力营造合作、和谐、共赢的创新文化氛围。

  

  现象:标新立异遭受冷遇,众口一词得到认同

  观点:给“另类”以生存的空间,给个性以成长的环境

  记者:我们知道,声学所所训第一条就是“标新立异”。但是在我国语言中,这个词似乎多带有贬义,有人要标新立异,往往就会遭受周围异样的眼光。中国文化更强调求同、趋同,你认为这种观念是否严重阻碍了创新意识的发展?

  田静:是的。新学科、新思维往往是从另类、甚至边缘的环境中生长出来,它刚一提出来,可能是原始的、幼稚的,没有经过充分论证,但正是因为脆弱,才需要小心呵护、滋润培育才能成长。

  我们社会对个性文化缺乏足够的尊重,对“另类”缺乏充分的宽容。我们的文化热衷“千人一面”,崇尚“众口一词”;培养人才强调全面发展,反对“剑走偏锋”,从小教导孩子就是要全面优秀,不要偏科;基础教育信奉统一,考试变成画勾,稍有创见的理解往往因为不符合标准答案而被否定。

  我们应该提倡在全社会给“另类”以生存和成长的空间。我从前的一位同学,平时每门功课一般,但在一次大家都认为挺难的考试中,他却“大爆冷门”,以90多分名列全班第一。其实他大部分题目答得不怎么样,但是有道题解法另辟蹊径,非常独特,老师就凭这一点给他判了高分。没想到,从此以后,这个同学大受鼓舞,以后的学业越来越优秀,后到美国留学,在物理学和生物学交叉领域颇有建树。如果当时的老师没能慧眼识珠,给予应有的鼓励,也许这个同学的创新潜能就被扼杀了,也许就少了一位真正的科学家,多了一位按部就班的“工作者”。

  记者:但是,持有这样评价尺度和眼光看待学生的老师毕竟少见。就您所知,在科技界这种“另类”的生存现状怎样?

  田静:说实话,非常艰难,他们往往因为自己的“另类”而申请不到项目。声学所就有一位科研人员20年前就致力于“概念层次网络”研究,通俗地说,就是让计算机拥有语言理解的能力。但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传统的语言识别、合成,都是从统计学角度,通过计算概率,来减少计算机的误差;而“概念层次网络”研究则是从人的思维模式出发,利用逻辑学来建立机器的语言理解能力。这条路径与传统的研究方法截然不同,到目前仍然争论很大。我们所虽然一直给予支持,在研究方向和队伍上都有所发展,但毕竟资源有限,因得不到更广泛的理解和支持,生存还很艰辛。总的来说,做科研就是要允许文化差异存在,包容各种文化共生。

  现象:智力产品论斤称,把别人的首创知识拿来就用

  观点:尊重首创文化,保护知识产权

  记者:科学界不仅要尊重个性,更要充分尊重首创、保护首创。您是否认为,轻薄首创成果,是我们当前创新文化观念中的重大缺憾?

  田静:我认为,我国在尊重首创文化,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意识还非常淡薄,非法占有他人智力成果的不良风气似乎已经习惯成自然,养成了一种使用惯性。这些人不用动脑筋,对别人的智力劳动产品,不付钱,甚至不打招呼,拿来就用,写论文随便引用他人成果不标注,抄袭伪造,似乎真的是“读书人的事,拿不算偷”了。大家都走捷径实行“拿来主义”,就从根本上扼杀了首创的积极性,消灭了技术创新的驱动力。

  真正具有创造性的劳动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还表现在政府某些部门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中。比如在某些政府采购体系中,不把具有独创性的智力劳动计入产品成本,软件计价甚至认为只值光盘的那几块钱,把智力产品降格为按斤称,好像越大越好,越重越值钱,其中浓缩的智慧精华和智力劳动可以完全忽略,岂不是创新的悲哀?

  现象:资源投入“见物不见人”, 人往往变得最不值钱

  观点:尊重人才,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给人才以“出头” 的机会

  记者:您谈到,作为一种成熟的创新文化,我们在尊重人才方面还有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这主要是指哪些?

  田静:我们强调“以人为本”往往只突出科研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但却忽视了在整个过程中要“依靠人”、“关心人”。科技资源投入中“重物轻人”的现象尤其突出,人往往变得最不值钱。目前特别是来自政府的各种渠道的绝大部分经费都只能用于设备条件改造和业务开支,人员经费严重不足,对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视而不见,大量的科研经费被投向创新能力极弱的所谓定点单位,被用于建造一个比一个宽敞的新园区、一座比一座豪华的新大楼。相对而言,企业的老板们还比较精明,要求投入的经费绝大部分要用于人员开支。创新活动的主体毕竟是人,如果那些有创新价值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待遇和尊重,如何激发他们的创造激情?

  同时,科研单位要胸怀宽阔,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为确有创新和竞争能力的年轻人、小人物多提供“出头”的机会。

  现象:为发表文章弄虚作假,为申请项目不择手段

  观点:弱化淡化创新活动中的功利导向,营造和谐共赢的文化氛围

  记者:这几年,“浮躁”这一科技界的现象常为人们所诟病,它是否与我们创新文化中的价值导向的扭曲有关?

  田静:对。“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们对学术界的种种不端深恶痛绝,提出严厉的批判,例如科研人员为发表文章弄虚作假,为了申请项目不择手段等等。我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社会根源,本质上就是功利导向的结果。科技资源有限,竞争激烈,评价过于频繁而且指标过于量化,诸多生存的压力导致部分修养和定力不足的科研人员发生学术道德失范或失衡。

  我们一直呼吁要给科研人员成长创造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改革科技评价机制,给他们相对自由和宽松的生长环境。声学所去年提出“突破2006”的口号,其中一条就是“要突破功利导向的定势”,今年我们又提出“潜心2007”,希望让科研人员不再那么奔波,静下心来,做一些本分工作,打牢基础,增加前瞻性积累。

  还应看到,这种功利导向的指挥棒,是造成许多重复性研究的根源。为了申请经费和项目,为了分得一杯羹,蜂拥而上,你争我夺。其实,在自主创新的价值链条上,每个群体都有各自的角色和分工,并非赢者通吃。他们应该找准定位,抓住各自擅长,寻找到自身的不可替代性,着力探索和建立一种战略合作的关系,营造创新体系各单元之间、单位之间、人员之间的合作、和谐、共赢的创新文化氛围。(2007年3月7日《科技日报》,记者 陈磊) 

  ■创新文化内涵

  不同科技活动,有不同的创新文化内涵:

  基础研究工作,应突出强调充分的开放流动,鼓励自由探索和原始创新,敢于标新立异,不怕失败挫折,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

  以国家需求为明确目标的群体攻关型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应突出强调国家战略发展目标的导向性和技术攻关的战略性、关键性、集成性,强调不同学科的协同攻关,倡导顾全大局、协力创新的团队合作精神;

  社会公益型科研活动,应强调社会效益第一,坚持长期积累性和观测的严谨性,弘扬热爱祖国、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锲而不舍、严谨求精的科学态度;

  技术开发型科研活动与高技术产业化工作,应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牢固树立竞争意识、法制意识和用户至上意识,弘扬诚实守信、服务社会的理念;

  技术支撑型科技活动,应强调技术条件的先进性、有效性和信息服务的前瞻性、及时性,培植献身科学、全心全意、精益求精、甘当配角和无名英雄的精神;

  科研管理活动,应强调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组织行为的严密性和规范化,团队的运作纪律和整体协调,服务基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倡导公开、公正、公平,精干高效,团结协作、清正廉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作风。

  ———摘自《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关于全面推进创新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国外经验ABC

  美国:在人才培养中孕育创新环境

  孕育创新文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人才培养出来,良好的文化也孕育出来了。

  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近年,美国时兴选择一批大学建立工程研究中心,让不同学科的工程技术人才集中在一起,共同研发国家和产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政府各部门还设立各种培养高层次人才计划。如美国科学基金会设立了“总统青年研究奖”,每年遴选200名获奖者,目的是将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国家急需的科学和工程领域中来。此项计划的最大特点是其经费不列入国家科学基金会年度预算,而由国会直接拨款。

  政府还努力加强人才的继续教育,高度重视人才的知识更新。政府部门、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大批科技人才每年都要参加继续教育,因为科技人员所学的知识,10年后就要淘汰一半。为此,美国建立了国家技术大学,让科技人员能轮流接受再教育。

  对于优秀技术人才来说,美国企业要做的是如何将他们留住。美国大小企业盛行配股方式,即公司按每工作一年的工龄配给员工一定的股份。

  在引进和留住人才方面,美国主要通过三种方法,将全世界几百万的优秀人才吸引到美国来。

  首先,长期执行有效的移民政策。美国移民法规定:每年至少为吸收国外各类人才保留14万名入籍名额。而且,美国并不要求归化入籍的外国移民放弃其原国籍,也不强制他们只能在其拥有的其他国籍和美国国籍中选择一个国籍。

  其次,灵活的H-1B签证计划。从1990年开始,美国实施专门为吸收外国人才的H-1B签证计划。1998年至2000年,每年约有11万外国人持此类签证,进入美国的大学和高技术公司工作。2001年和2002年,美国政府根据市场需求,又将签证年发放量提高到19.5万个。

  第三,让大批外国人才深深感受到,他们之所以来美国,不仅仅是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而是为了更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此,美国尽量创造出较之其他国家更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加上各种学术大师云集,都营造了吸引人的大环境。

  美国提倡尊重知识产权,科研环境不仅使科研人员容易出成果,一旦有了成果更容易被社会和市场接受。美国的股票市场成熟,法规齐备,练就了一大批冒险人士,因此风险资金也充足。这就保证了资金总是流向最富有创新的课题和项目。(科技日报记者张孟军整理)

 
  相关新闻
Copyright 1996 - 中国科学院声学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1605719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01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邮编: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