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4日,由山东省科协主办、山东声学学会承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北海研究站协办的主题为“海洋声学传感新技术和应用展望”的泰山科技论坛在北海站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李启虎院士、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副主任刘保华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王宁教授、国防科技大学胡正良教授、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莫喜平研究员、哈尔滨工程大学蓝宇教授以及山东省内高校、院所及企事业单位100余位专业人士,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参加了本次论坛。
参加论坛的部分线下代表
山东声学学会理事长慈国庆进行大会致辞,他代表山东声学学会向参加本次论坛的各位专家、代表表示欢迎和感谢,按照防疫要求,不能在线下与各位专家、代表汇聚一堂,但交流形式的变化,不会影响交流的初心和目标,相信各位专家、代表通过本次论坛,可以深入交流国内外声学传感技术领域的前沿理论、创新技术,共同探讨我国海洋声学传感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专家线上合影
慈国庆代表李启虎院士宣读致辞。李院士表示,本次论坛以“海洋声学传感新技术和应用展望”为题,探讨声学传感器领域的前沿理论和颠覆性技术对海洋声学传感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促进高端海洋装备的研发以及发展智慧海洋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保华研究员报告
刘保华研究员作《海底沉积声学研究国内外进展—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的直接测量技术》的报告。海底沉积声学是一门海洋地质学、海洋地球物理学、水声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其声学特性对水中的声场有很大影响。报告重点介绍了国内外海底沉积声学特性的直接测量技术,包括地声属性和声散射特性的测量;指出我国海底沉积声学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领域研究工作优先发展方向和需注意的问题。
王宁教授报告
王宁教授作《水声物理、传感器与信号处理融合发展》的报告。水声物理、水声信号处理与水声传感器三个看似不同的研究方向,既各自制约又互相关联。水声物理是传感器信息获取的物理基础,水声信号处理为传感器提供应用需求。报告分析了水声物理、信号处理和传感器的内在属性和存在的局限性,概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最大限度克服这些局限性的出路在于三者融合发展。从一个新颖的视角阐述了水声换能器技术的发展趋势,探究传感与信息处理于一体的“广义传感”。
胡正良教授报告
胡正良教授作《光纤水声探测技术及应用》的报告。光纤水声探测具有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易大规模成阵等特点,是水声探测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报告系统介绍了光纤水听器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以及光纤水声探测系统基本组成、性能特点、应用场景、国内外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了光纤水声探测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可能的解决方案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莫喜平研究员报告
莫喜平研究员作《水声换能器建模方法与创新结构设计》的报告。报告从水声换能器能量转换与信息传递的任务功能出发,详细介绍了水声换能器基本物理参数体系和工程应用中的关注重点。同时,结合典型研究案例介绍了水声换能器设计分析建模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建模新技术支撑下的新结构水声换能器方面的研究成果,如弯曲圆盘换能器和复合结构换能器等。
蓝宇教授报告
蓝宇教授作《水声换能器研究与创新思维形成》的报告。报告分享了其对创新思维形成不同阶段的深入思考,鼓励与会代表主动创新,并重点介绍了国内外水声换能器的几项创新技术,包括螺旋声波发射技术、低频超指向性发射技术、碳纳米管换能器、分形技术等。
本期论坛旨在开拓科研视野,启发创新思维,深入探讨我国海洋声学传感新技术和应用发展前景,共同推进海洋声学传感器领域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