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日,研一的主要学生干部一起参观了焦庄户村地道战遗址,并在参观后与焦庄户村一位村民的家里和三位老红军战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喜的日子里,此次别开生面的红色之旅给研一的主要学生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爱党教育课。
3日早晨,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后,我们来到了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在解说员的带领下,透过一块块展板和一件件真实的遗物,我们重温了当年抗战的艰辛和惨烈。听完讲解后,我们还钻进了地道里去感受当年村民抗战的智慧。修葺过的地道有一人高,便于参观,参观中途经过一段原始地道,原始地道地面不平,顶矮且道窄,必须弯腰前进。地道上方和左右两侧都有射击孔和透气孔,便于伏击敌人。
参观完焦庄户地道战遗址之后,我们在老乡的带领下来到了“农家院”。三位老爷爷早就等候在客厅了。老乡给大家介绍了三位老爷爷的情况,第一位85岁高龄的爷爷是1944年入党的老党员,也是抗日战争时期焦庄户的老支委,他的事迹还被《京华日报》等报道过;第二位72岁的爷爷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役,他52年到朝鲜,之后在朝鲜度过了6年的艰苦岁月;第三位爷爷是三位中年龄最小的,抗日时期他是儿童团的团长,当时才只有11岁。
三位老爷爷给我们讲起了当年焦庄户打击日本鬼子的革命故事。第一位老爷爷是当时民兵中队的中队长,他回忆道: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来到村子里横行霸道,抢老百姓的钱修炮楼,烧了800多间老百姓的房子,为了抵抗日本人的暴虐行为,全村200户人家,共800多口人,四五十个青壮年组成了民兵中队。他们用简陋的火枪、手榴弹与日本鬼子打埋伏,还利用半小时一次给鬼子送情报的机会摸清鬼子的底细。当时他们所用的武器很简陋,就是这么简陋的武器,还是县支队的地下党员冒着生命危险,用拉牛粪的车偷偷运送给民兵团的。从老前辈们的讲述中,大家了解到,地道也是在实践中不断的的改进和发展的,刚开始挖的地道是直筒型的,只能用来简单的临时躲避,而且不防烟、不防水、不防毒;后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民们对地道不断做出改进,首先将地道挖深,再返折到较浅的部位,这样就能防止烟雾和毒气了;地道隔一段就会有隔板,用土掩住缝隙,就能很好的防水,这样的地道,不管鬼子用烟熏、用水灌、还是用毒气,村民们都不怕了。当时全部的地道挖好,用时有两年半,几乎村村通地道。有了地道之后,鬼子再进村,几乎没有伤亡,唯一的两名老太太伤亡也是因为固执拒绝进地道而造成的。地道里有很多打枪的抢眼,利用这些设施,焦庄户的村民们一共消灭了32个日本鬼子及62个鬼子警备队成员!
第三位老爷爷当年当儿童团团长的时候只有11岁,他给我们讲起了消息树的故事。原来焦庄户西面、北面和东面都有小山,山上有树,村中居民抬头可见。为了能预先得到鬼子进村的消息,村民们想了一个主意。他们将山上的几棵小树掘出来,平日里依然立在山上,与其它树无异。一旦有村民在山上看见鬼子要进村了,就推动这些树,村中的居民们看见小树被推倒,就可立即躲于地道中,逃避鬼子的残杀。由于这些小树能预先提供鬼子进村的消息,故被村民们称为消息树。这位老爷爷当儿童团团长的时候就推过消息树。
看见一群新党员在认真地聆听老党员讲革命故事,不禁使人想起我国当代著名雕塑家潘鹤先生的雕塑作品《艰苦岁月》当中的情景:两个衣不蔽体的红军战士,老战士坐在岩石上,神态祥乐地吹着笛子,眉宇间洋溢着革命的乐观,右侧赤足的大脚趾和着笛声正高高昂起;小战士依偎在老战士身旁,手扶枪支,沉醉于笛声之中,凝视的目光好似在憧憬着光明的未来。我们现在就好像这位小战士一样,听着老战士给我们吹笛,笛声中包含的是当年战争的残酷,是对敌人的愤慨,然而更多的,是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珍惜,是对下一代人的期望,是对我们新党员的使命呼唤。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老党员的精神: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热爱祖国。然而,他们已经完成了属于他们的使命,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手中!我们有我们自己的特点:掌握科技,关注世界,引领潮流。我们要发挥我们的长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从老党员手中接过火种,为点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火炬而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热血!
参观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听老红军讲当年抗战的故事
与老红军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