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表彰30支“科技创新先锋团队”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为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好“两个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示范带动作用,中国科学院近日组织开展“科技创新先锋团队”评选,表彰30支在科技攻关任务中带头践行科学家精神、充分发挥“两个作用”、科技创新成效显著的科技创新团队。
力学研究所钱学森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2018年,中科院力学所党委坚持以党建促科研,以重大任务为牵引,组建多学科跨部门的科研攻关团队,在中科院先导专项等重大项目科技攻关中取得丰硕的成果。钱学森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成员共32名,35周岁以下成员占65%。2018年至今,团队针对高超飞行低成本和实用化的迫切需求,开展“鸣镝”宽域飞行器关键技术攻关,通过高效迭代,圆满完成5类7次飞行实验,成功实现了临近空间投放高速飞行器实验、宽域飞行器返场实验,前瞻探索了宽域化飞行和可重复使用技术,为攻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全速域适应性难题提供了可行方案和关键支撑。重大任务成为培育年轻队伍的沃土。4年来,两名同志成为国家级领域专家。25岁的航电工程师短短两年时间成长为地面系统及航电系统指挥,31岁的气动设计师承担了全系列飞行器气动外形设计的主要任务。
声学研究所机动平台水声探测技术攻关团队
中科院声学所从1990年开始探索水下定位新原理,并研制成功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台水下机动平台新体制定位系统。机动平台水声探测技术攻关团队是完成上述重要成果的核心团队,致力于水声前沿基础和应用研究,先后完成5项国家重点工程任务,攻克复杂背景低频减振降噪、自适应时频积累、宽容性被动定位等系列关键技术,引领我国该领域创新发展,成为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团队从水声物理基础研究到装备研制,始终面向水声学科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成员中40岁以下约占3/4,党员占比87.5%,充分发挥“两个作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胸怀“国之大者”,矢志科技自立自强,敢于啃硬骨头、打硬仗。老党员张仁和院士率先垂范,耄耋之年仍关心关注团队发展,指导团队集智攻关。团队往返于大连、青岛、海南、杭州等地进行湖海试验,外场试验达720人次以上、累计超1450天,2020年以来的3个春节均奋战于外场。团队成员获得多项国家重点工程任务,支撑了国家该领域未来一段时间的战略需求。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甘露润民科技创新先锋团队
甘露润民科技创新先锋团队始终以国家和群众饮用水安全保障需求为工作指引,系统开展了饮用水水质风险识别与控制技术研究,创建了从源头到龙头、从工程到管理全方位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形成了针对有害藻类、消毒副产物、新污染物、管网水质水量保障等问题的系统化解决方案。技术成果在92项工程中成功应用,节水近1.24亿立方米,服务百余座城市约2亿人。团队荣获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各1项,以及2021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团队带头人曲久辉院士迎难而上,牵头编制《白洋淀生态修复规划》,支撑雄安“千年大计”,获得2020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杨敏同志连续10年举办“CAS-TWAS水与卫生”培训班,国际学员达300余名,为保障“一带一路”40多个国家的饮用水安全提供“中国方案”,荣获2019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地区奖。胡承志同志帮助西北贫困地区等解决饮水水质难题,撰写的农村饮用水咨询建议纳入相关“十四五”规划。该团队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团队研究员中党员比例达100%,成为引领和推动饮用水科技创新的坚强战斗堡垒。所在支部连续5年被评为生态中心优秀党支部,荣获2020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先进基层党支部”、2022年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称号。
国家天文台南仁东射电天文技术突击队
南仁东射电天文技术突击队由“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核心科研骨干组建,是一支传承“人民科学家”南仁东精神的创新队伍,曾荣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荣誉。在南仁东的带领和影响下,团队成员20多年执着坚守、敢为人先,攻克了FAST多项核心技术挑战,建成了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实现了中国射电天文观测设备由追赶到领先的跨越。调试时,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作为党员干部,带领团队成员过年过节坚守一线,连续奋战15个月完成调试,远低于平均4年的国际惯例。疫情期间,团队克服封闭式管理和无法轮休等困难,高水平运行和管理FAST,2021年实现了对全球开放的使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水平科学成果不断涌现,已发现600余颗新脉冲星,是同期世界上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4倍以上。团队高度重视党建与科研工作的融合,依托FAST观测基地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科院“筑梦天眼·至诚报国”党员主题教育基地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三大平台,打造新时代的红色科学地标。
青藏高原研究所亚洲水塔科研攻关团队
亚洲水塔科研攻关团队目前主要承担第二次青藏科考国家专项任务二“亚洲水塔动态变化与影响”、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泛第三极环境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等重大科研任务。团队全体成员积极弘扬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勇攀高峰的精神,充分发挥“两个作用”,有力保障了2022年珠峰科考等标志性科考活动的组织实施。团队负责人、中科院院士姚檀栋师从“中国冰川之父”施雅风,爬冰卧雪40年,矢志不移中国冰川事业。在他的带领和感召下,团队成员在高海拔、高寒、缺氧、强紫外线等异常艰苦的环境下,积极投身青藏研究事业,将论文写在青藏高原大地上。研究成果入选2018年中科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标志性重大成果、2019年中科院科技创新亮点成果和2021年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基础前沿重大突破成果。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青藏高原生物演化考察队
青藏高原生物演化考察队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生物演化研究工作,在野外科考和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创立“走出西藏”理论,发现西藏最早人类遗存,揭示青藏高原在全球生物多样性形成历史中的“演化枢纽”作用,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考察队党支部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建立科考一线党组织战斗堡垒,组织了一系列特色党建活动。科考期间,无论是在四川荆棘密布的从林中、还是在新疆酷热荒芜的戈壁中或是在西藏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巅,科考队党支部按时开展“三会一课”学习,坚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考察队积极推进科学传播工作,通过出版科普图书,发表科普文章,拍摄科普视频,举办科普讲座,面向国内外公众传播和普及中国古生物学及青藏高原的新发现和新成果,提升公众对生物演化进程的认知。
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超算攻关小组
智能超算攻关小组秉承“科技为国分忧、创新与民造福”的初心,继承和发扬曙光高性能计算机团队老一辈科学家“人生能有几回搏”的精神,聚焦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前沿课题,围绕智能超算关键技术开展攻关。作为填补了国内通用安全可控先进计算系统空白的核心团队,他们突破了国产高性能服务器处理器芯片性能技术瓶颈,为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攻克了智能超算系统中互联芯片的核心技术,研制了国内首款兼容主流商业标准的交换芯片,为研制E级系统奠定了基础;在国际上率先突破了HPC和AI融合建模技术,应用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团队党员占比75%,形成了一支理想信念坚定、科研攻关能力过硬的科技创新先锋团队。团队于2021年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支部于2020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被评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团队负责人谭光明于2020年获得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202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
电工研究所大功率电力电子与直线驱动技术研究团队
大功率电力电子与直线驱动技术研究团队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积极谋划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制,继承发扬老一辈科学家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的科技报国精神,克服理论突破、技术攻关和工程调试等重重困难,在先进电能变换与电磁驱动前沿领域攻克了多项核心关键技术难题,研制了电磁驱动高速科学研究与实验设施,创造了磁悬浮电磁驱动系统的世界最高速度纪录(时速655公里)。经过多年努力,产出了一批用得上、有影响的重大技术。团队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党日活动,将党员理想信念与国家科技需求、支部工作与科研工作、党员个人目标与团队任务紧密结合,使团队成员牢牢凝聚在党旗之下,形成了党建引领聚合力、实干担当谋发展的良好团队精神。在各个科研攻关条件艰苦的实验现场,在连续高强度奋战中,都有党员冲锋在最前列,涌现出一批先进模范,激励着团队成员秉持科技报国使命,为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积极贡献。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先进轻型航空动力创新团队
我国航空发动机起步较晚,技术上受欧美等国严密封锁。先进轻型航空动力创新团队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坚持自主创新,围绕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构建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轻型航空发动机正向研发体系;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了多项原创性技术。系列发动机应用于多款无人机及智能飞行器,确保技术自主可控,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十五年来,团队坚持“支部建在连上”,通过组建“党员赶考突击队”,一次次攻克急难险重任务,通过“一带一”职业导师机制在型号任务中磨练出一支能吃苦、能打胜仗的队伍。这期间,党员先锋模范不断涌现:涡扇发动机负责人为完成试车任务,坚守青岛现场百余天,披星戴月,体重从135斤降到了120斤;有“女强人”之称的控制组组长带领团队在廊坊基地“闭关突击”两个月,保证紧急任务按时完成;“80后”青年党员为了试验台建设,不惜举家迁往青岛。“时间挤一挤,一年将拥有730天”成为他们默认的口号。目前,团队已经成长为一支具备轻型航空发动机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整机集成能力的全链条创新队伍,荣获国防科技工业突出贡献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载人航天有效载荷运控中心团队
载人航天有效载荷运控中心团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任务的运营管理中心,是飞行任务的核心与枢纽,被称为“中国太空实验大管家”,先后参与了神舟系列飞船、天宫一号、天宫二号、载人空间站等历次载人航天工程任务,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进步奖、载人航天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当前,载人航天工程已经进入到空间站全面建设阶段,攻关团队所承担的任务面临十年以上运行挑战。他们积极探索和创新,首次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引入航天任务地面系统,积极发展交叉学科综合应用技术,建设了新一代面向复杂任务的空间应用运行管理与控制平台,成功支持了空间站复杂应用任务各类在轨实(试)验,有力促进应用成果产出。面对艰巨的攻坚任务,攻关团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从发射前连续作战365天,到发射后连续24小时值守,真正做到了“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重点攻关有党员”,确保了空间站空间应用任务的圆满完成。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从二氧化碳到淀粉人工合成科技攻关团队
2015年,中科院天津工生所围绕绿色低碳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由研究所战略科学家马延和领衔,组成了一支拥有来自相关研究领域19名科研人员的精干科技攻关团队,正式向“二氧化碳淀粉人工合成”这一国家重大前瞻性、战略性科技问题发起“进攻”。6年间,他们敢坐冷板凳、甘坐冷板凳,在一次次失败和挫折后迎难而上,终于在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和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该成果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是“典型原创性突破”“将在下一代生物制造和农业生产中带来变革性影响”。团队中党员占比53%,他们将个人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扎根实验室,披星戴月、争分夺秒,像细胞里的一枚组件,发挥着各自的最大效能。团队青年也深深被组织的力量和团队的力量所感染,其中两名优秀青年科技骨干加入了党组织。
金属研究所“高端轴承制造”先导专项团队
“高端轴承制造”先导专项团队围绕我国高端轴承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困境,从材料源头出发,瞄准三类典型轴承,贯通技术链、打造创新链、对接产业链。团队成员不怕苦、不怕累,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引起行业广泛关注。团队还长期从事特殊钢与大构件研发工作,突破了三峡水轮机转轮、大型船用曲轴等关键装备核心部件等难题,研究成果支撑企业新增产值数百亿元。团队现有成员264人,负责人由荣获2021年度“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李殿中研究员担任。为确保研究所内12个科技团队密切配合、协同攻关,组建成立高端轴承制造临时党支部,促进了“两个作用”的充分发挥,保障了攻关任务顺利实施。近年来,先后有1名成员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首届创新争先奖、1名成员获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4名成员获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等奖项,多名成员入选国家和地方人才支持项目。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空间天文观测技术攻关团队
空间天文观测技术攻关团队自2013年起承担空间站工程标志性载荷、有着“中国哈勃”之称的巡天光学望远镜的研制任务,积极践行科技报国使命。面对世界最前沿的技术和前所未有的庞大任务体量,以及十年漫长的任务周期,党员同志们在支部大会上发起“其它国家做不到,但是中国可以做到”的口号,引领团队成员克服一次次失败,解决一项项难题,突破了宽谱段高反射率镀膜、超精密热控、高性能碳纤维材料应用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这些令人振奋的关键技术突破背后,是151位团队成员枯燥乏味、日复一日的默默奉献,是组织7家参研单位每年超200次的技术协调会,是对1万多个接点正确性的逐一排查,是疫情期间主动提交的一张张复工请求书……这支团队中党员占比接近70%,35岁以下青年占比超过50%。多年的关键技术攻关也培养出一批素质过硬、敢挑重担的青年人才。在8项关键技术中,有6项是由“80后”青年骨干牵头完成,还有1项由“90后”新生力量担纲主要负责人。他们还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高分相机的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和人才基础。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12英寸大硅片攻关团队
硅片是集成电路产业最大宗的核心基础材料,我国12英寸硅片长期百分百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产业安全自主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于2014年组建了12英寸大硅片攻关团队。2016年10月31日,攻关团队拉制出第一根大产率单晶棒。2017年2月,晶棒长度提升至2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1年,无缺陷硅单晶生长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满足先进存储器制造需求。经过8年的艰苦攻关,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不但实现我国12英寸硅片制造的技术突破,更是攻克了集成电路领域14纳米先进节点硅片难题,并实现存储器用无缺陷硅片技术的重大突破。截至2022年5月,累计出货量超500万片,满足国内5家主要集成电路制造企业23%的正片需求,解决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战略急需问题。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一号热红外成像仪团队
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一号(SDGSAT-1)是全球首颗专门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科学卫星,其主载荷热红外成像仪由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攻关团队突破了三谱段4级TDI集成一体化设计的红外探测器组件、195K全口径低温光机等关键核心技术,核心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攻关过程中,团队多个项目齐头并进,2021年承担了SDGSAT-1卫星热红外成像仪等4台大型载荷发射和在轨测试任务,赴卫星发射基地一待就是6个多月,临时党支部组织试验队党员庄重签下“党员承诺书”,激励党员不忘强国初心、牢记飞天使命、勇于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型号任务。团队围绕国家重大需求长期从事高时敏红外相机研制工作,获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8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项目攻关尖刀连
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项目攻关尖刀连承担了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批启动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的研制任务。团队由中科院院士李儒新带领,总人数31人,其中党员人数21人,占比67.7%。其中项目负责人、副总经理、总工、副总工均为党员,他们冲锋在前,传承了强光实验室以中科院院士徐至展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执着、献身、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直面重大科研任务挑战,持续产出国际领先的重大科研成果。2017年10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被《科学》杂志评价为国际上自第一台激光器发明以来在激光脉冲功率提升方面第五大里程碑(前四项均来自美国)。2020年12月,装置高质量通过验收,建成世界首台10拍瓦激光实验装置,成为我国光子科学研究的国之重器。装置建成之后,在国际上率先完成超强超短激光驱动的台式化自由电子激光原理的实验验证,相应结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自然》杂志。近五年来,尖刀连先后荣获上海市标杆青年突击队、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全国三八红旗手、中科院年度人物等集体和个人荣誉。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陶瓷基复合材料空间结构攻关团队
陶瓷基复合材料空间结构攻关团队始终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长期开展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空间结构研制工作。他们突破国外设备、技术等封锁,研制成功三大类陶瓷基复合材料,建立高可靠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整体制备技术,为20余项国家重要任务提供关键支撑。解决了我国新一代空间动力、高分辨率空间遥感和新型飞行器领域关键基础材料和构件难题,助力我国卫星分辨率首次跨入亚米级、新型飞行器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团队党支部注重强化思想引领,打造“走进榜样,传承科学家精神”系列主题活动,董绍明 院士带头作“新时代奋斗精神伴我前行”专题党课;创建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劳模领航”;通过“师徒结对”,强化“传帮带”,加快青年人员成长。疫情期间,团队成员坚守一线,“以所为家,以地为床”,实现了航空发动机关键热端部件材料核心技术突破,以及5类39台套构件的生产和交付。团队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中国建材联合会建筑材料科技奖一等奖1项,以及上海分院首届“身边优秀榜样”先进集体和上海市科技系统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称号。
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试验六号卫星研制团队
试验六号卫星研制团队负责研制的试验六号卫星星座,主要用于空间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提升我国对近地空间的认知水平,是了解和应对太空环境威胁、戍卫空间安全的重要基石。团队创新方法,以多星组网方式,首次提出利用多手段联合探测识别空间环境等8项核心技术,以无数次地面试验验证,逐个攻破技术难点,解决了平台与转台复合控制等6项难题。团队共有成员80人,平均年龄33岁,其中青年70名,中共党员48名。本着“业务工作做到哪儿,党建工作延伸到哪儿”的指导思想,卫星创新院党委同步组建了试验六号发射场试验队临时党支部,积极带动团队攻坚克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国家重大项目。6年来,团队以“建设航天强国”为己任,高可靠、零失误完成3颗卫星的研制发射任务,形成核心知识产权50余项,培养“两总”系统领军人才18名、主任设计师45名,是一支戍卫我国太空边疆的先锋团队。
紫金山天文台张钰哲空间天文科技创新先锋团队
张钰哲空间天文科技创新先锋团队组建于2010年,秉承紫金山天文台首任台长张钰哲先生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科学家精神,先后承担或参与探月工程嫦娥一号、二号、三号、七号有效载荷以及“悟空”号、ASO-S卫星的研制任务,曾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先进集体、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奖励和荣誉称号。2015年,“悟空”号实现了中国天文卫星零的突破。6年多来,团队在《自然》《科学》等杂志发表多项研究成果,被《科学》杂志评论称“这些成果表明中国空间科学的崛起”。作为一支党领导的团队,团队走到哪里,试验队临时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疫情期间,团队成员逆行进驻厂房,确保了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观测卫星ASO-S卫星的发射节点。2012年“悟空”号在欧洲核子中心完成了数次束流测试,为了第一时间掌握探测器的工作状态,“悟空”团队在欧洲成立临时党支部。团队成员在异国他乡坚守试验现场,曾连续数天不眠不休,顺利完成高能粒子束流标定,结果显示探测器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也是欧洲核子中心有史以来首次将中国的卫星束流试验项目纳入其认证名录。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创新先锋团队
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创新先锋团队面向国家减污降碳的战略需求,自主研发系列大气立体探测技术装备,研制了污染成分、温室气体、气象要素高时空分辨探测激光雷达、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差分吸收光谱仪等系统,研发了大气复合污染关键成分的高灵敏探测设备,应用于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活动的空气质量保障和环境效应评估,通过技术产业化支撑了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团队还成功研制高分五号02星多角度偏振成像仪、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和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等载荷并在轨运行交付,实现了我国大气污染气体探测技术由地基向天基的跨越,为我国争夺环境国际话语权、打赢“蓝天保卫战”发挥重要作用。团队坚持党对科研工作的领导,多次成立了载荷试验队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团队成员们迎难而上、担当作为,倾尽全力为系列发射任务保驾护航。近年来共计承担了18颗卫星26台载荷的研制任务。2020年初,团队加班加点、争分夺秒改装疫区正压实验车,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带队逆行奔赴武汉开展了为期3周的大气环境走航观测实验,获取了第一手的大气环境要素时空分布数据。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能源地下储备科技创新团队
能源地下储备科技创新团队党支部不断定位定标,引导党员心系能源储备的“国家事”,主动扛起深地储能前沿技术研发的“国家责”,取得一系列有显示度的成果。研发出大型油气地下储库建造关键技术,扩展了我国盐岩储气库的选址范围,自主编制仿真设计软件,打破国外软件垄断;提出盐岩油气储库安全运行保障技术和标准体系,保障了油气地下储备行业的健康发展;率先开展氢能和氦气储备前沿研究,为国家新能源和稀缺资源安全保驾护航。相关成果广泛应用于我国能源储备重大工程,产生巨大经济社会效益。团队成员共17人,全部为一线科研人员,党员15人,发展对象1人。团队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经常激励团队成员要胸怀“国之大者”,践行“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科技价值观。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SCI/EI收录相关论文30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
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抗击新冠科技攻关团队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抗击新冠科技攻关团队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党员群众全力以赴开展科技攻关,以实际行动践行作为“国家队”“国家人”,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的使命和担当,短时间内在病毒鉴定、药物筛选、疫苗研发以及应急检测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科技支撑。2021年以来,团队建立的新冠病毒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已支撑20多款疫苗和抗体评价;与国药中生集团合作研制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于2021年2月获批附条件上市;在实验室关键防护设备的国产化研究方面实现突破;保持武汉P4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行,在新冠科技攻关及国家生物安全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团队共有成员40人,其中党员占比达到70%。团队先后获得中科院先进集体、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2021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实验室党支部荣获中科院先进基层党组织,团队负责人袁志明荣获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海珊瑚礁生态修复青年科技创新先锋团队
南海珊瑚礁生态修复青年科技创新先锋团队以青年科研工作者为主体,围绕南海珊瑚礁生态修复这一重大科技问题和国家需求,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守科研一线,开展攻关工作,促进了我国在珊瑚礁生态修复领域的理论与技术创新,形成一套适用于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与人工修复的技术体系,在维护南海生态安全、国土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团队在系统揭示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现状和动态变化特征,甄选造护礁关键生物,突破珊瑚、贝类、钙化藻、海草、益生菌等多种造护礁生物的繁育、移植和养护技术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在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近自然修复工程示范和南海砗磲资源生态增殖示范等重要海洋生态工程构建工作中发挥青年核心骨干作用。团队成员取得多项成果,发表了包括《自然》封面文章在内的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多名团队成员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团队的核心力量由中科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第一和第二党支部的党员群体构成,人员占比80%。团队高度重视党建与科研工作的融合,在组织领导下,党员始终冲锋在科研任务的第一线,在出海调查、试验攻关和生态建设中勇挑重担,做科技创新突破的领头雁。
光电技术研究所姜文汉大望远镜突击队
大口径光电成像望远镜位于祖国的西陲边疆。为完成大口径光电成像望远镜攻关项目,光电所组织成立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姜文汉冠名的姜文汉大望远镜突击队,驻守在海拔4500米外场进行试验。在零下35℃的极低温作业环境下,突击队队员面临着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考验。突击队党支部书记魏凯患有心肌肥大伴心动过速疾病,但为了项目顺利推进,他坚持带药上高原,多次戴着氧气瓶坐着睡觉。党支部副书记张程主动请缨,带领第一批队员冲上海拔4500米的高原,和队员一起在零下35℃的严寒天气下顶着七八级大风抢时间、赶进度。1997年出生的年轻小伙儿鲜鹏程在装调途中鼻子出血不止,在车程两个多小时的县医院用止血材料紧急处理后,坚持把系统电缆阶段性布置完毕,才回成都进行手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望远镜团队突破多校正器级联校正技术,将望远镜对大气视宁度要求降低1倍。队员们连续高原作业近200天,建成了大口径光电成像望远镜,图像分辨率接近望远镜衍射极限,清晰成像能力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地球化学研究所欧阳自远月球地质演化与数字地质图研编科技攻关突击队
欧阳自远月球地质演化与数字地质图研编科技攻关突击队基于月球是一个以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并重演化的星球这一基本特征,构建了基于动力学演化的“三宙六纪”月球地质年代划分方案,建立以成因机制为划分基础的构造和岩石类型分类体系,制定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月球地质编图技术要求和规范,完成了目前精度最高的1:250万全月球数字地质系列图,建成了数字月球云平台原型系统。在研究过程中,团队成员共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70余篇,1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人获得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团队曾于201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创新交叉团队项目的支持,并在2021年的终期评估中获得优秀。团队党员占比63%,团队负责人刘建忠研究员是地化所月球与行星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结合研究任务的特点,团队从建立之初就把“不计得失、矢志报国、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精神作为座右铭,并用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的先进事迹强化团队党员的党性意识,增强队伍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力量。十年来,团队保持旺盛的战斗力,顺利完成各项任务,为我国月球探测和科学研究事业做出贡献。
国家授时中心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时频系统科技攻关团队
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时频实验系统是目前世界精度最高的空间时频系统,也是目前空间站结构最复杂、研制难度最大的实验系统之一。其在轨运行将意味着世界上第一台空间光钟的诞生。为保证项目完成,国家授时中心成立了一支由74人组成的科技攻关团队,其中党员43人。该团队在首席科学家张首刚带领下,突破了内加热原子炉、小型Zeeman减速器、磁场补偿系统、高可靠光晶格及原子荧光探测系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圆满完成项目研制任务。2022年4月,项目研制到了关键阶段,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和疫情影响等困难,国家授时中心党委组织成立由科研人员、项目管理和后勤支撑人员共同组成的党员突击队,发扬老一辈授时中心人“淡泊名利、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科技报国”的“326精神”。经过近两个月的奋战,团队圆满完成系统联试和交付任务。未来,该系统将为建设世界领先的天地融合、立体交叉的国家授时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磨损与防护创新团队
围绕国家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国际空间站、火星探测等对先进润滑材料的应用需求,磨损与防护创新团队突破一系列技术瓶颈,创制出系列固体润滑材料,成功应用于“长五B”火箭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有力保障了我国空间站成功在轨运行;承担了所有机构和关键位置的润滑防冷焊处理,助力五星红旗首次在月球独立展示;研发的30余种特种润滑密封材料成功应用于各种关键型号装备。团队设立党总支,下辖三个党支部,按照“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将党建工作与科研同谋划、同布置、同推进、同考核。团队认真学习陈绍澧、党鸿辛等研究所老一辈科学家求真务实、报国为民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提振科技人员精气神。针对工作特点,团队积极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团队成员牢记创新科技、报国为民的初心使命,勇攀科技高峰。在对空间站太阳翼固体润滑薄膜材料的研制中,团队成员团结协作、集智攻关,夜以继日开展工作,连续两个春节均在实验室度过,最终提前完成攻关,为空间站相关运动机构中300余件零部件提供固体润滑处理。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彭加木突击队
彭加木突击队现有成员36人,共产党员占61%,党员模范带动作用强。他们继承和弘扬彭加木、夏训诚等老一辈沙漠人的科学精神,从罗布泊到塔克拉玛干,从策勒流沙治理到沙漠绿色走廊建设,勇于解开沙漠之谜,持续创造治沙佳绩。自上世纪60年代研究所成立以来,攻关团队薪火相传,三代治沙人扎根边疆,艰苦奋斗,接力为新疆沙漠化防治贡献青春。进入新时代,突击队副队长李生宇研究员5年时间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创新防沙治沙新材料,攻克了强风沙地区公路沙害防治技术,并成功用于S214省道防沙实践;突击队副队长高鑫研究员,作为团队引进的留法人才,毅然扎根塔克拉玛干沙漠这片“沙丘博物馆”,组建了风沙地貌与风沙物理研究小组,产出丰硕成果,本人也成长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首席科学家。目前,彭加木突击队面向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新时代新疆防沙治沙的新格局,发现了沙丘发育及风沙致灾的新机制,创新了统筹防沙治沙与沙产业发展的新体系,并推动了中国荒漠化防治技术的应用和走出国门。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本科教书育人团队
在本科生教育起步阶段,物理学本科教书育人团队教师缺乏本科生课程教学经验与实践。在新的教学任务挑战下,团队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开展多项工作,在短时间内组建了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团队,初步形成物理学本科教育体系。在教师党员的模范带动下,团队多位科研能力突出的杰青、优青等国家级人才陆续参与到本科教学中,连续两年获评多项教育教学成果奖,实现了科研优势向育人优势的转化。团队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强化科技报国和使命驱动教育,激发学生科学报国热情。中科院院士向涛讲授《量子力学》,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讲授《软物质物理》,他们分享科研心得和教学经验,展示了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课程教学之外,多位党员还分别担任本科生班级的科学家/青年班主任,引导学生更好开展大学生活,做好学业规划。经过团队的辛勤努力,物理学专业形成了科教融合、厚基础重实践、师生比高的本科培养特色,并于2019年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成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2年,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光源工程攻关团队
合肥光源工程攻关团队源于1978年2月中科院批准立项的同步辐射加速器预研项目技术攻关团队。自创建起,团队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建设了我国第一台专用同步辐射装置——合肥光源。后者通过两期重大升级改造,成为国际上目前运行最好的二代光源。团队坚持用户为先理念,支撑我国用户解决重要科学问题,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等重大奖项。面向未来,团队2017年启动低能区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合肥先进光源的预研,经过三年多刻苦攻关,圆满完成任务,全面掌握第四代光源关键核心技术,为“十四五”期间建设合肥先进光源奠定基础。团队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领衔团队的两位院士为中共党员,20多位高层次人才中党员占比达到60%。团队薪火相传、为国铸器,举办“致敬前辈科学家”的王淦昌大讲堂、“弘扬科学工匠精神”的党建课堂、“为未来科学发展擎灯明路”的启明论坛。团队所在的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入选中宣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