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每天要你凌晨4点半起床,提前两小时上班,步行穿梭在全长40多公里矿山作业面,每天至少走10公里,你能坚持几天?
如果说,抢救一个病人需要输血800毫升。20年来,你能无偿献血挽救几个危重病人的生命?
如果说,家里上有年迈父母,下有上学女儿,夫妻每月收入不到600元,生活并不富裕,你是否会拿出大部分工资收入,把家里能捐的都捐了,去资助特困学生?
如果说,你曾经做过这样的好事,你能坚持做多少次、多少年?
……
有一个人连续15年做到了上述的一切,向人民作出了一个个掷地有声的回答。他就是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郭明义。从他身上,人们看到了一个活着的雷锋,一个叫得响、信得过、靠得住的共产党员。
从小视雷锋为偶像的郭明义,15年来,每天上班走过的路程累计长达6万公里,相当于走了4次红军长征路,他每天工作10小时,没有休息过一个节假日,仅义务奉献的工作日,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量;20年来,他累计无偿献血6万毫升,相当于自身血量的10倍,至少挽救75名危重病人的生命;16年来,他先后资助180多名特困学生,不仅把工资捐了,还把各级组织给他的奖金、慰问金、奖品、慰问品都捐了……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这是郭明义最喜欢的《雷锋日记》中的一段话。
毫无保留的奉献理念,带给了郭明义无穷的力量、快乐和自豪,激励着他数十载践行雷锋精神,尝试他所能想到、能做到的一切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有意义的事情,用生命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奉献、坚韧、无畏、高尚、永恒的人生追求。
与雷锋的巧妙机缘
无论寒暑,每天凌晨5点整,在辽宁省鞍山市樱山路上,人们都会看到一个中等身高、皮肤黝黑、戴着眼睛、身穿旧工作服,大步流星前往齐大山铁矿上班的身影。
9月8日清晨4点30分,夜色下的鞍山市还在熟睡。记者从驻地出发,来到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桃山路5乙郭明义家楼下,等着与老郭一起去上班。
清晨5点整,郭明义一身工作装,头戴红色安全帽准时下楼。他从5楼一路快步下来,左手拿着对讲机,右手顺便捡起路边的一个垃圾袋,快跑几步扔到垃圾箱里,回身与记者打招呼。一切都是那么轻松、自然。
5点10分,记者一行与老郭走在樱山路上,路标显示距齐大山铁矿4.4公里。这是一段并不平坦的公路,离矿山越近路越难走,路面上碎石随处可见。
在郭明义52年的人生经历中,他走过许多坎坷路,也正是这些坎坷,历练了他的意志,坚定了他对信念的追求。
郭明义是鞍钢职工子弟,父亲是学雷锋见义勇为模范人物,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母亲是一位乐善好施的普通工人,因为学过一点中医知识,时常给工友邻居无偿治病。良好的家庭熏陶,从小就在郭明义心灵里撒下乐观、善良、勇敢的种子,烙下“要感恩、讲诚信、讲仁义、讲付出”的印记。
郭明义的小学时代,正值全国开展轰轰烈烈的学雷锋活动。郭明义说,他学会的第一首歌就是《学习雷锋好榜样》。至今,郭明义的书柜里还保存着一部《雷锋日记》。
“郭明义与雷锋有着巧妙的机缘。”郭明义在部队服役期间的老连长蔺传芳回忆说,郭明义与雷锋都是从鞍钢矿山走进部队当兵,而且是同一位老首长接的兵,又都在沈阳军区,都是汽车兵。在新兵入伍大会上,都作为代表发过言,又都是在运送新兵的火车上开始为战友服务做好事。
5年的部队生活中,郭明义是所在师的学雷锋标兵。
郭明义是一个各项工作都走在别人前面的人。1982年1月,郭明义复员到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后,成为一名大型生产汽车司机。第二年,他就创造了单车年产的新纪录,还被评为鞍钢青年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28年来,郭明义先后在矿用大型生产汽车驾驶员、车间团支部书记、矿党委宣传部干事、车间统计员兼人事员等岗位工作。1996年至今,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
“不论岗位如何变换,他都像雷锋那样,放到哪里都闪光。”鞍钢矿业公司党委书记杨靖波说,“郭明义对社会的奉献、对人民群众的爱心,正是老一代英雄人物精神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光大。”
守护采矿场公路
每天走在拂晓孤寂的山路上,郭明义的心并不孤单,他经常一边走一边放声唱着自己喜欢的《敢问路在何方》、《小白杨》、《打靶归来》等歌曲。
经过40分钟的跋涉,5点40分,伴随着歌声,郭明义准时走进齐大山铁矿的大门。从这里,将进入40公里采矿场公路。
走过一段山路,在一座山顶上,亚洲最大的露天铁矿齐大山铁矿尽收眼底:24米宽的盘山公路蜿蜒曲折在一座座山中间,巨型电动轮运输汽车奔驰在大山各个工作面上,正在繁忙工作的电动铲钻机、碎石锤、钻机等大型矿用机械设备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郭明义告诉记者,在采矿场40多公里盘山公路上,正在作业的电动轮运输汽车有40多辆,这种汽车自重就有100多吨,装满矿石后重量就超过300吨,对公路路面质量要求高,对公路磨损也非常大。
这时,如同庞然大物一般的一辆辆电动轮运输车迎面开来,郭明义向司机一一举手敬礼,用对讲机与司机交流,叮嘱注意事项。站在一旁的记者忽然发现,来到这个铁矿山谷后的老郭,举手投足间透出的精气神和脸上不时绽放着的幸福笑容,深深感染着每一个与他接触的人。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大型铁矿山,齐大山铁矿年产值近30亿元,每天的产值将近700万元。采矿场公路,是维系矿山生产运行的“血管”,承担着每年5000多万吨采剥总量、1500多万吨铁矿石的转运和输出任务。一旦“血管”阻塞或断裂,给矿山、鞍钢生产带来的影响将是致命的。
1996年,为了运输矿石,齐大山铁矿决定配备一名专业技术干部,主管采矿场公路的设计、建设和管护工作,领导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责任心强、爱岗敬业”的郭明义。
在矿山现场,记者初步体会到郭明义作为公路管理员的艰辛。他修筑、监护的40多公里的盘山公路,每天承受着300多吨重电动轮汽车的碾压,修路筑路根本不能间断。在这条路上,郭明义每天走上走下,结实厚重的工作鞋,一年就走坏五六双。
“他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守护着采矿场公路。”与老郭同一科室的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计划员孙海荣告诉记者,老郭主管全矿采矿场公路的规划设计、检查验收和考核管理。作为矿机关的专业技术干部,可以不用每天到采矿场,一周去两三次就可以了。没想到老郭不仅每天待在采矿场,而且每天提前两个小时到岗。有些同事以为他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没想到他一坚持就是15年。
据孙海荣介绍,矿山露天采矿场的作业平台都是边形成、边生产、边消失,不能建固定的休息室。因此,无论是突降暴雨、暴雪,还是大风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想找个躲避的地方都没有,而且越是天气恶劣,采矿场道路维修就越不能停。
采矿场地处海平面以下150米,这里的气温,冬天时比外面低5摄氏度左右,夏天时比外面高10摄氏度左右。郭明义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夏天他顶着烈日指挥修路,曾多次中暑晕倒在工作现场。修路作业区推土机司机单锡纯说,光他看到郭明义严重中暑昏倒就至少有3次,由于采矿场没水,等叫来水车才能把他喷醒,醒了以后他也不下山,还继续坚守在岗位上。
“可这么多年来,我从未听他发过一句牢骚。谁也没有见他叫过一声苦,说过一句疼。”孙海荣感叹。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郭明义从37岁时开始干起,如今已奋战到52岁。当矿领导考虑到他年龄大了,想给他调换一个相对轻松的岗位时,他谢绝了。
记者问郭明义为什么要坚持每天提前两个小时到岗。“没什么,习惯了,不早点来看看采矿场道路的情况,我的心里不踏实。我来了,也能给现场的夜班职工们鼓鼓劲儿,让大家争取在交班前多抢点活儿。”郭明义轻松地说。
“常人很难做到15年这样起早贪黑的坚守,无论刮风下雨,酷暑寒天。只有像老郭这样具备钢铁意志的人,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杨靖波说。
永远都是一句话:“没问题”
清晨6点10分,在采矿场盘山公路上又走了半个小时,郭明义指着刚开过去的一辆电动轮汽车告诉记者:“这个汽车一个轮胎就值40多万元,它对采场公路有很高的要求,路修好了,减少对轮胎的磨损,就能为企业节能降耗保增长作出贡献。”曾担任过全矿33台进口电动轮汽车现场组装英文翻译的他,对矿区内每一辆电动轮汽车的熟悉和热爱溢于言表。
郭明义15年坚守在40公里的山路上,高6米的电动轮汽车每天要上百次地经过他的身边,这个庞然大物有15米左右的瞭望死角。“别说是普通人,就连30吨的翻斗车,都没有它的车轱辘高。”齐大山铁矿大型生产汽车司机许平鑫说,在国内矿山企业,曾发生电动轮汽车碾压面包车、小货车后而电动轮司机却没有任何察觉的恶性事故。
郭明义每天走在这条公路上,与电动轮汽车密切相处,将自己置身高危岗位却义无反顾。
采访中,修路车间公路管理员高森山说,他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幕。2006年7月的一个夜晚,突降暴雨,一条白天刚刚铺好的坡道在暴雨冲刷下出现险情。凌晨1点,正值夜班的高森山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现场,等待从矿机关楼赶来的郭明义。当时他望着采矿场一段山坡路心想,以往遇到有急活儿,郭明义都是走这条路,翻山坡抄近路过来,今天下这么大的雨,这个山坡可没法翻了。
正想着,他忽然看见郭明义冒着从山坡滚落的危险,又从90多米高、坡度近45°的这条近路翻山过来了。暴雨中,老郭浑身是泥,雨顺着头发往嘴里淌,脚磨破了,却还像没事儿似的一冲下来就对工友们喊“抓紧时间修路”。当时高森山再也控制不住,眼泪就掉下来了……在郭明义的感召下,现场的十余名工友干劲儿十足,冒雨抢修,一个小时后,这条公路修好了。
2007年3月4日,鞍山遭遇了50年一遇的暴风雪。冒着漫天大雪,凌晨2点,郭明义从家里出发往采矿场走。路上的积雪没过膝盖,走着走着就掉进没腰深的积雪坑。他几乎手脚并用从雪堆里爬出来赶到采矿场。从清晨4点30分开始组织职工除雪,一直干到晚上6点多,采矿场主干线公路全部恢复生产后,他才下山。
“不管接到多困难、多紧迫的修路任务,他永远都是一句话‘没问题’。”郭明义的历任领导都说,任务交给郭明义,领导心里就有底了。
2008年2月,被称为“亚洲第一移”的齐大山矿破碎站下移工程启动,矿里要求在12个小时内修好皮带下面的路。这项工程是将一座高20多米、宽15米、重900多吨的钢铁建筑物用特种车辆托起来,通过公路下移到另一个平台。如果路面稍有不平,就会造成破碎站侧翻,对周边的人员、设备构成严重威胁。
“当时采矿场大雪弥漫,寒风刺骨,皮带下面的矿石堆都冻住了,十分坚硬,路修得很艰难。”据齐大山铁矿修路作业区党支部书记刘洪良回忆,那天郭明义正患重感冒,但从清晨5点开始,他一直站在现场监督指挥修路。工友们见他发烧发得浑身颤抖,多次劝他下山,他却坚决不肯。直到第二天凌晨两点,路修好了,他已经累得站都站不稳,被两名工友搀扶着送回家。但第二天天不亮,他又准时出现在采矿场。
在矿山,熟悉郭明义的人,没有一个不敬佩他,任何一个工友讲起老郭爱岗敬业的故事都有说不完的话。
榜样凝聚力量
6点40分,在齐大山矿9号上段工作面,郭明义边走边用对讲机询问着道路情况。突然他发现前方路面有一块大砖头,他赶紧小跑两步将砖头清理到路边。“路面要平整,宽度要达24米,才能保证大型汽车会车时的安全,路面坑差不能超过15到20厘米,像这样的砖头块必须马上清除。”老郭给记者解释说。
到达采矿场后,郭明义马上安排值夜班的职工,对关键道路进行抢修。8点钟,白班职工到岗后,老郭集中指导整修全采矿场的道路。矿山生产设备耗电量大,为了躲开下午用电高峰期限电,郭明义几乎每天都是和职工抢在中午1点钟之前,把道路修好后才吃午饭,有时忙得连午饭也顾不得吃。
下午,通常老郭还要在采矿场主要道路上,再步行检查一遍,仔细观测每一处道路的平整度、坡度和宽度,然后赶回办公室制定第二天修路计划。碰上全矿会战时,他常常要在采矿场里工作到天黑,才能回到办公室,回家就更晚了。
近几年,郭明义平均每年组织新修主次干道20余条,生产临时坡路10余条,每条道路的建设效率都提高30%以上,年增产创效都在200万元以上。
在郭明义担任33台、每台价值1000多万元的矿用电动轮汽车现场组装英文翻译的3年里,美国犹格里德公司澳大利亚售后技术服务部中国区总管,通过在现场对郭明义的长期观察、了解,对郭明义的敬业精神、技术能力、英语水平和高尚品格非常赞赏,曾两次劝郭明义到他所在的中国区工作,并承诺可以给比郭明义当时每月收入高6至7倍的工资,可郭明义丝毫不为所动。郭明义对他说:“我对齐大山矿有感情,对齐大山矿的发展充满信心。”
郭明义对企业的热爱渗透在他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中。在与外方合作期间,虽然电动轮汽车的进口备件质量检验不归郭明义负责,但每次郭明义对着备件做中文翻译时,他都认真检查,先后发现了5台电动轮汽车有质量问题,都用相机拍下来并写出中英文说明,掌握第一手证据。通过矿里与外方据理力争,最终为企业争得10万美元的赔偿。
多年来,郭明义通过每天对现场进行的观测、记录,并借鉴大量国内外大型矿山企业公路管理的最新理念、技术和工艺,对齐大山矿采矿场公路管理的技术、工艺等进行大胆的实践和创新,制定出《公路、支线、铲窝维护技术标准与考核办法》、《采场星级公路达标标准与工作流程》等技术标准和工作制度,填补矿业公司采矿场公路建设上的多项技术空白,使采矿场公路维护质量逐年上升,星级公路达10多公里,达标合格率为98%以上,为降低备品备件和物料消耗,提升大型生产汽车和电铲的作业率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成绩的取得,同郭明义的科学管理、全力付出以及他产生的示范作用密不可分。”鞍钢矿业公司党委书记杨靖波说,企业太需要像郭明义这样的员工,在他的事迹和精神感召下,整个企业的员工精神面貌和素质追求都不一般。大家都说,虽然不能像郭师傅那样每天提早两个小时上班,但会在工作的8个小时内,认真工作,决不偷懒。遇到不是分内的事,也会抢着干。
记者在鞍钢集团公司发出《关于开展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中看到这样的评价:“他的榜样力量所凝聚出来的信心、智慧和勇气是无穷的,教育、影响和带动身边的职工,在企业和社会树立一面具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旗帜,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当记者问郭明义,是什么力量支撑你15年始终如一的坚守,郭明义平静地说:“说句心里话,作为一个鞍钢人,争一口气是我苦干实干的原动力。往大了说,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国家的发展水平早一点赶上发达国家,让全世界都能高看中国工人一眼;往小了说,我就想以自己的行动带动身边的职工,大家都多干一点、干好一点,让企业发展得更快一点。这,就是我最大的自豪!”(刘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