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群众路线——观《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后感
为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组合全体党员、预备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观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电影以上世纪六十年代为背景展开讲述。1959-1961年,中国经历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全国人民遭遇了空前绝后的大饥荒。此时,周恩来、邓颖超等同志根据中央的指示,来到了革命老区伯延来进行考察调研、体察民情,并及时向中央汇报,探求解决措施。
看完电影后,自己百感交集。电影中的一幕幕不断地交织在脑海中,经久不能散去。周总理为了更深切地了解民情,将自己融入到老百姓中,跟当地老百姓一起,吃窝头,喝菜叶汤;跟当地老百姓一起,下田地,种庄稼;跟当地老百姓一起,冒大雨去田地排水。如此种种,为我们学习党的群众路线上了非常好的一课。
群众是党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观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做好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党的执政理念和施政纲领。
走群众路线,就要就要深入群众。“只要有一个问题不清楚,我就不会离开”。村支书为了不给党中央“添麻烦”,从而隐瞒了村里的实际情况,“打肿脸充胖子”。村支书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解决老百姓的问题,就要先了解老百姓的问题。于是周总理走街串巷,深入农户,坐在老姐姐的炕头嘘寒问暖;苦口婆心开导干部,让“落后分子”坦诚直言。周总理就这样用他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与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
走群众路线,就要忧民所忧。知道孕妇在田间地头晕倒过去,总理让秘书开车将孕妇送到医院;得知村里缺粮缺水,总理调来军粮来支援村里;一场差点冲毁白薯身的暴雨后,总理坐在房门口,沉思的神态和深邃的目光把他焦虑又愧疚的内心展露得淋漓尽致。影片反复出现深夜总理伏案研究材料、书写报告的画面,无声胜有声地凸显出他忧国忧民的责任承担。
走群众路线,就要知民情,解民意。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为政策的制定提供现实基础。在伯延的第四天,总理与毛主席彻夜通话后,向伯延百姓宣布:“大食堂要不要办下去,伯延人民自己说了算!”然后,经历伯延人民自己的决定后,伯延解散了食堂,各家各户升起了炊烟,老百姓重新有了吃饭的版主权。
走群众路线,就要清廉自律。总理来伯延时,村里为了表达对总理的欢迎,给总理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饭。然而,当总理看到满桌子的鸡鸭肉时,说了一句“毛主席都不吃红烧肉了”。他将饭菜分给了群众,自己坚持与大家一起吃公共食堂。总理的一言一行诠释了他作为一位共产党人的清廉自律的品格。
看完电影后,自己进行了个人反省。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以周总理为榜样,走群众路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全心全决心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共产党才能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
附件下载: